征发

词语解释
征发[ zhēng fā ]
⒈ 旧时指政府征调民间的人力和物资。
英requisition;
引证解释
⒈ 谓征集调遣人力或物资。
引《史记·平準书》:“法既益严,吏多废免。兵革数动,民多买復及五大夫,徵发之士益鲜。”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今年国家有大事,出三将军,分布徵发。”
宋 陈师道 《后山丛谈》卷三:“自 五代 来, 契丹 岁压境,及中国徵发,即引去。”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观《周礼·大司徒》比閭族党之法,以及车马甲兵力役追胥,种种徵发,皆出於井田。”
巴金 《长生塔》:“就从这天起征发的命令下来了,成千成百的‘贱民’络绎不绝地象囚犯一般从山中、从海边给押到京城里来。”
国语辞典
征发[ zhēng fā ]
⒈ 徵调募集人力和物资。
引《史记·卷三〇·平准书》:「兵革数动,民多买复及五大夫,征发之士益鲜。」
晋·干宝《搜神记·卷五》:「今年国家有大事,出三将军,分布征发。」
分字解释
※ "征发"的意思解释、征发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征发皆免,苦乐不均,羊少狼多,复有蚕食,此之为弊久矣。
2、其实卢植也是没办法,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前太守征发大军去破贼,结果自己死了不说,一应钱粮财簿也损失殆尽,现在府库中不仅缺少钱粮,还全都是糊涂账。
3、牧守之徒,各厉精为治,劝课农桑,不得妄有征发;有司弹纠,勿有所纵。
4、但是在两汉时期也常常出现由于征发繁剧而导致少数民族的反抗,危害边疆安全的情况。
5、三十三年(前214),征发那些曾经逃亡的犯人,典押给富人做奴隶、主家又给娶了妻子的人,以及商贩,去夺取陆梁地区,设置桂林、象郡、南海等郡,把受贬谪的人派去防守。造句 网
6、佐崎的岩寨修得很慢,征发的农民都吃不饱饭,干起活来有气无力。
7、国家有事征发,则以符契下其州及府,参验发之,至所期处。
8、臣请开元帅府,铸六军印,征戍征发,臣悉专行。
9、在这一过程中,贡纳、兵役、赋税始终是政府对少数民族征发赋役的主要形式。
10、各位百姓,知县王大人宣布,要征发徭役,全县每一个十五岁以上适龄丁口,都要随时听从王大人调遣,随时准备去参与修建土木。
11、公公有所不知,半个时辰前,大同都督同知石参将领人将本站的驿马全部征发了,这会站内是一匹马也没有啊!
12、于是征发工役为孙沁在公安城外十五里处修筑了一座高大的坞堡作为她的猎宫,当地人后来称之为夫人城。
13、该项制度的产生,主要是受中国古代社会注重维护宗法家族利益精神的影响,也与维护乡党利益、处理相邻关系及其些赋役征发的法例和习惯等因素有关。
14、8) 忽都思得到消息,明白这正是决战的天赐良机,于是立刻将蒙古使臣斩首示众,然后征发举国之兵,准备前往叙利亚同怯的不花决一死战。
15、最早王国瑞打算用钱来雇佣百姓帮助,可是有一个县里面的狗头军师邀宠献媚的说什么可以征发徭役,这样百姓必须要帮助王国瑞修建建筑。
16、禀大人,应该先封府库,查钱粮账簿,而后征发勇壮,一举扫平蛮贼!
17、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发徭役和户口税,发展封建经济。
18、手握八千步骑的刘备现在底气足了很多,不得不说见过血,在塞北与胡人战斗过的幽州士卒要远比那些中原大地征发的民夫强的太多。
19、赋敛严苦,征发无度,缮治船舸,营造器甲。
20、在此同时,又命皇甫汉征发河南(黄河以南)、淮北诸郡一百多万百姓开凿通济渠。
相关词语
- zhēng guì zhēng jiàn征贵征贱
- guān zhēng关征
- zhēng yòng征用
- jiǎn zhēng检征
- dì zhēng地征
- fǔ zhēng抚征
- běi zhēng北征
- cái zhēng财征
- bù zhēng不征
- zhēng chán征廛
- huì zhēng汇征
- fēi zhēng飞征
- tè zhēng特征
- guì zhēng贵征
- jiù zhēng咎征
- fù zhēng妇征
- chū zhēng出征
- bǔ zhēng卜征
- zhào zhēng诏征
- gǔ zhēng鼓征
- fā bīng发兵
- fā jiā发家
- fā gēn发根
- fā tàng发烫
- chù fā触发
- fā fēng发疯
- fā qiú发球
- fā gěi发给
- fā huǒ发火
- fā suān发酸
- fā lèng发愣
- fā nù发怒
- fā rè发热
- bǔ fā补发
- fà shì发式
- fā tiáo发条
- fā diǎn发点
- fā yùn发运
- shēng fà生发
- fā jiā发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