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自疏


拼音zì shū
注音ㄗˋ ㄕㄨ

自疏

词语解释

自疏[ zì shū ]

⒈  谓自求与之疏远。

⒉  犹自解。

引证解释

⒈  谓自求与之疏远。

《楚辞·离骚》:“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北史·李彪传》:“臣虽今非所司,然昔忝斯任,故不以草茅自疏。”

⒉  犹自解。

宋 苏洵 《六经论·书论》:“伊尹 摄位,三年而无一言以自解, 周公 为之,纷纷乎急於自疏其非篡也。”

分字解释


※ "自疏"的意思解释、自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正道直行,竭忠尽智;自疏濯污泥之中,蝉脱于浊秽,浮游于尘埃之外;推其志,可与日月争光。

2、他行吟泽畔,高卧山丘,自疏浊淖污泥中,“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惟酒是务,焉知其余。

3、樟子松种群自疏规律为:平均胸径与密度的关系符合负幂函数模型。

4、同时蚕豆的温室实验结果显示,蚕豆植株个体相互作用和自疏指数都随着盐度的增大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