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áo mín
注音ㄏㄠˊ ㄇ一ㄣˊ
⒈ 地方上无官职,但有财势,不守法度,凌压百姓的人。
例袁有豪民。——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英dispot; bully;
⒉ 又。
例遮豪民于道。
拥豪民马前。
褫豪民衣。
⒈ 有财有势的人。
引《汉书·食货志上》:“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颜师古 注:“言下户贫人,自无田而耕垦豪富家田。”
《新唐书·食货志二》:“时豪民侵噬产业不移户,州县不敢徭役,而征税皆出下贫。”
清 顾禄 《桐桥倚棹录》卷十二:“豪民富贾, 楚 馆 秦 楼,多争买之。”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附论西汉不是奴隶社会》:“豪民一面做着大地主,一面兼营工商业。”
1、汉代豪民在类型上可划分为工商豪民和乡里豪民。
2、汉代豪民在类型上可大致划分为工商豪民和乡里豪民。
3、其余凡贪官污吏、富室豪民,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
4、后来正赶上五铢钱和白金起用,豪民乘机施展奸诈手段,京城尤其严重,朝廷就用义纵做右内史,王温舒当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