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oróu

矫揉


拼音jiǎo róu
注音ㄐ一ㄠˇ ㄖㄡˊ

繁体矯揉


矫揉

词语解释

矫揉[ jiǎo róu ]

⒈  亦作“矫?”。矫正;整饬。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特指作品在文字形式上的过分雕琢,缺少真实内容。故意做作。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矫輮”。

⒉  矫正;整饬。矫,使曲的变直;揉,使直的变曲。

《易·说卦》:“坎……为矫輮。”
孔颖达 疏:“为矫輮,取其使曲者直为矫,使直者曲为輮。”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熔裁》:“蹊要所司,职在鎔裁,櫽括情理,矫揉文采也。”
《资治通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云梦 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
清 盛枫 《盆花》诗:“蜿蜒蛟龙形,扶疏巖壑意……始信矫揉力,托根非其地。”

⒊  故意做作。

宋 叶适 《中大夫赵公墓志铭》:“嗟乎!方公盛年,使其朋党比周,矫揉以应虚誉,则何惧不用!”
清 陈田 《明诗纪事甲籤·太祖》:“太祖 尝出御製诗文以示词臣,太子正字 桂彦良 即於上前大声诵之琅然,左右惊愕。学士承旨 詹同 私戒之,上知之,谓曰:‘儒者事君,正当诚意,毋事矫揉也。’”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七篇:“缘欲使英雄儿女之概,备于一身,遂致性格失常,言动絶异,矫揉之态,触目皆是矣。”

⒋  特指作品在文字形式上的过分雕琢,缺少真实内容。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开场》:“古今词传,纷纷迭出,雕鎪矫揉,虫技轰轰。”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无词境,即无词心。矫揉而彊为之,非合作也。”

国语辞典

矫揉[ jiǎo róu ]

⒈  屈伸。南朝梁·刘勰也作「矫?」。

《文心雕龙·镕裁》:「蹊要所司,职在镕裁,檃括情理,矫揉文采也。」

⒉  故意做作、不自然。

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出》:「古今词传,纷纷迭出,雕锼矫揉,虫技轰轰。」

分字解释


※ "矫揉"的意思解释、矫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内塔尼亚胡为在错误的时间公布这一决定做了矫揉造作的道歉,却拒绝撤销这一决定。

2、持矫揉之说者,譬杞柳以为,不知性命,必致戕贼仁义,是理以逆施而不顺矣。

3、反过来,朝鲜人则觉得韩国人说话矫揉造作。

4、那个演员的表演矫揉造作。

5、风险在于,它会变得矫揉造作,让人难受。

6、再说伊丽莎白,落落大方没有矫揉造作的习气,因此大家听起来就高兴得多了。

7、上句我不矫揉造作蛇蝎心肠怎么配的上你的举世无双风流倜傥 下一

8、在周围闲逛的除了矫揉造作的几个美国人还有来自可以料想到的欧洲国家的人,包括提供微不足道军队的国家的人。

9、但大家反复研究后发现,如此纵有剧情奇峰突起之利,却不乏人物矫揉造作之弊。

10、从前高浩向来视儿女之情为矫揉造作,这次他却柔声道:这几天苦了你了,自己小心。

11、使人从你的作品中得到享受的方法是做你自己,而不需要华丽的文体或矫揉造作。

12、但所有这些事情都应当毫不矫揉造作地去做。

13、他的歌声嘹亮圆润,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

14、尽管本书语言稍显矫揉造作,仍然凸显了大卫欧蒙德爵士的实践知识、丰富常识和庄重文风。

15、她们矫揉造作,一本正经还撅着嘴。

16、他的文体没有矫揉造作之嫌。

17、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孔子的谦和,这种做学问的态度,非常其实,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迹象。

18、但是回想起屡遭侵扰的情景,肝肠寸断的哭声并不象矫揉造作,竟似果有其事一样,不由得疑云满腹,迷离惝恍。

19、这首诗里堆砌了大量典故,显得太过矫揉造作。

20、从前高浩向来视儿女之情为矫揉造作,这次他却柔声道:这几天苦了你了,自己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