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í chén
注音ㄘˊ ㄔㄣˊ
繁体詞臣
⒈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⒈ 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引唐 刘禹锡 《江令宅》诗:“南朝 词臣 北朝 客,归来唯见 秦淮 碧。”
明 徐光启 《疏辩》:“以翰林而兼 河南道,从来无此官衔;以词臣而出典兵,从来无此职掌。”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所谓国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词臣,我们在 南朝 的几个末代时,可以找出这实例。”
1、“皇上不能容一狂直词臣,数起重狱,自此中外颇以言为讳,积成暌贰之端,甚非盛世之福。
2、困知勉行,期有寸得,以无失词臣体面。
3、第二,该书有卷次专门记载众人所献诗歌,以“皇子”为首,接下来是“大臣”“南书房诸臣”“词臣”等,并没有“皇孙”。
4、往者词臣率雍容养望,自之洞喜言事,同时宝廷、陈宝琛、张佩纶辈崛起,纠弹时政,号为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