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当事人当事人的意思
dāngshìrén

当事人


拼音dāng shì rén
注音ㄉㄤ ㄕˋ ㄖㄣˊ

繁体當事人
词性名词


当事人

词语解释

当事人[ dāng shì rén ]

⒈  履行(涉及理智、良心和自由意志的)行动或行为的人;对其言行负责任的人。

两个当事人都在撒谎。

agent concerned;

引证解释

⒈  跟事情有直接关系的人。

巴金 《家》三十:“在 高 家,这一类的事向来是在暗中进行的。当事人反而做了不能过问的傀儡。”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八章:“现在得听你的意见了,你是当事人啊。”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七:“﹝ 梅佐贤 ﹞以当事人的身份,非常惋惜地说:‘ 永祥兄 说的真对。’”

⒉  法律用语。指民事诉讼中的原告、被告,刑事诉讼中的自诉人、被告。

国语辞典

当事人[ dāng shì rén ]

⒈  与事情有直接关系的人。也作「当事者」。

如:「这次纷争当事人愿意和解,不再追究。」

⒉  法律诉讼的任一方。也作「当事者」。

分字解释


※ "当事人"的意思解释、当事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诉的变更与当事人变更和诉的客观追加在目的和价值倾向方面有重大差异,因此诉的变更不应包括当事人变更和诉的客观追加。

2、如果时间允许,欲宣告合同无效的一方当事人必须向另一方当事人发出合理的通知,使其可以对履行义务提供充分保证。

3、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

4、第七十四条一方当事人违反合同应负的损害赔偿额,应与另一方当事人因他违反合同而遭受的包括利润在内的损失额相等。

5、格式条款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订约时该条款业已存在,且提供该条款的当事人不允许对方协商的条款。

6、任何一方当事人所发之通知应以书面为之,并经送达他方当事人始生效力,但确有困难者不在此限。

7、一旦按本条款之规定将争议或分歧提交仲裁,必须待作出裁定后,一方当事人方享有对另一方当事人提起诉讼的权利。

8、咱们做律师的就是要把当事人当作我们的亲人。在法庭上要尽的是我们职责,当事人生活中的事情是我们的义务。池海东

9、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事人支付诉讼费数额可按规定或经评估确定。

10、正确处理民事诉讼当事人当事人适格问题,是启动诉讼程序,解决民事纠纷的前提性条件,是沟通实体事实与诉讼程序的一个桥梁。

11、给困难当事人拜早年,王红。

12、好意施惠关系指当事人之间无意设定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由当事人一方基于良好的道德风尚实施的使另一方受恩惠的关系。

13、当事人不服判决,已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14、当事人还制定了新的规则。

15、上诉权是当事人固有的、必要的一项救济性*权,是当事人实体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之一。

16、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17、责令当事人张国栋停职反省。

18、当事人双方国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国家有住所的,也可以适用当事人本国法律或者住所地法律。

19、当事人蔡轶群:我们有自己的“行规”。

20、“可以”讲的是民事权利涉及当事人自己的权利,所以民诉法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有处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