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藏

词语解释
行藏[ xíng cáng ]
⒈ 指出处或行止。常用以说明人物行止、踪迹和底细等。
例数问其行藏。——《元史·杨奂传》
英one's expression and more ment;
引证解释
⒈ 指出处或行止。
引语本《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晋 潘岳 《西征赋》:“孔 随时以行藏, 蘧 与国而舒卷。”
唐 岑参 《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诗:“功业须及时,立身有行藏。”
宋 苏舜钦 《又答范资政书》:“此大君子之行藏屈伸,非罪戾人之所可为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这 湖南、湖北,也还可战可守,且观成败,再定行藏。”
⒉ 引申为攻守;出没。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皆图兵势行藏之权,自后深识者所不能了。”
⒊ 行迹;底细;来历。
引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五:“那 红娘 对 生 一一话行藏。”
《镜花缘》第五五回:“洛红蕖 见老尼之话不伦不类,惟恐被人识破行藏。”
秦牧 《鬣狗的风格》:“有一种动物,叫做鬣狗,不知道你见过没有?注意过它的模样、行藏和风格吗?”
国语辞典
行藏[ xíng cáng ]
⒈ 出处、动向。
引《文选·潘岳·西征赋》:「孔随时以行藏,蘧与国而舒卷。」
《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
⒉ 底细、来历。
引《元史·卷一五三·杨奂传》:「东平严实闻奂名,数问其行藏,奂终不一诣。」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我为你看破了行藏,也是缘分尽了。」
分字解释
※ "行藏"的意思解释、行藏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美方希望藉大军压境,迫使拉丹觉得有离开藏身之所,另觅避难所以策万全,从而令他的行藏曝光,继而击杀之。
2、在车马喧嚣之所行藏,四野茫茫。
3、他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可头上,一根鸡毛,暴露了行藏。
4、末句,总起用舍行藏全题,气势舒达,意无余蕴,全文至此而成篇矣。
5、用意在題前我爾字盤旋,輕逗用舍行藏而不實作。
6、那晚陆菲青心想行藏已露,此地不可再居,决定留书告别。
7、危厅长手握大权,却只知钱银的轻重,而不知权责的轻重,不知纲纪的轻重,不知出处行藏的轻重。
8、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苏轼
9、今文以戴罪之身,诚不敢妄有任何渎情,一切进退行藏,均惟钧命是听。
10、毫不喂食,以免它们的健康受害、摄食习性改变、表露行藏以及其他危险。
11、本文试图结合文体特征、时代背景、家学传统以及颜之推的身世行藏,对《家训》思想的渊源、成因进行考辩。
12、一番风雨一惊心,花落花开第四轮,行藏用舍皆天定,终作神州第二人。
13、能够在“取舍由时,行藏在我”之中不断游走而游刃有馀,这就是自由人的真谛。
14、据说狗的一切起居行藏都是以气味为依归。而我们人只依重一双眼,所以好色。有一天假如我们都瞎了,所有感情都只好寄放在气味之中。这是我住过的地方,这是我家人朋友情人的气味,永远忠实。
15、他一直将自己的行藏掩藏得很好.
16、天道有常,无往不复!易曰:时有否泰,用有行藏,一时之制可反为用,一时之吉可反为凶。张良
17、蓬门里行藏进退,一地里碎骨粉身。
18、用意在题前我尔字盘旋,轻逗用舍行藏而不实作。
19、行藏出入礼义恭言必忠良信必从此格推来礼义通,一身福禄用无穷。
20、那关系到,自己的行藏用舍与一家一族、部下从属的生机。
相关词语
- jǐng háng xíng zhǐ景行行止
- háng liè行列
- jǔ xíng举行
- dōng xíng bù jiàn xī xíng lì东行不见西行利
- háng jia行家
- cái xíng才行
- xíng chǎn行産
- nèi háng内行
- ān xíng桉行
- chuān xíng穿行
- běn háng本行
- xíng xíng行行
- tài háng太行
- dé xíng德行
- huá xíng滑行
- zhuàng xíng壮行
- lìng xíng另行
- hái xíng还行
- liú xíng流行
- dà háng大行
- cáng kōu藏彄
- cáng fēng藏锋
- cáng hù藏户
- fù cáng覆藏
- cáng duǒ藏躲
- rú cáng儒藏
- cuī cáng摧藏
- fǔ cáng府藏
- zàng qīng藏青
- duǒ cáng躲藏
- nèi cáng内藏
- cáng gài藏盖
- cáng áng藏昂
- cáng guǐ藏庋
- fù cáng富藏
- bái cáng白藏
- zàng zú藏族
- fù cáng祔藏
- bāo cáng包藏
- cáng nì藏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