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án rú
注音ㄌ一ㄢˊ ㄖㄨˊ
繁体連茹
⒈ 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
⒉ 表示接连不断。
⒈ 后因以“连茹”表示擢用一人而连带起用其他人。
引语本《易·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王弼 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念旧追连茹,谋生任转蓬。”
宋 苏轼 《辞免翰林学士第二状》:“如前所陈,实以劳旧尚多,必有积薪之誚;兄弟并进,岂无连茹之嫌。”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人也》:“朋友须连茹,心知共拔茅。”
⒉ 表示接连不断。
引《明史·廖纪传》:“自陛下继统,老成接踵去,新进连茹登。”
清 赵翼 《重赴鹿鸣诗和者既多或劝余删润勒成大卷书以见意》诗:“人才辈出如连茹,同气相求自盍簪。”
1、日军摸索行进到东门外时,看青的苏连茹在棚铺上划火点烟,日寇见状立即开枪射击,苏当场丧命。
2、他们这伙人,串通一气,拔茅连茹,渐渐形成了气候。
3、当下来到下界,拔茅连茹遴选了往日的亲信故旧一大帮,又选一些能工巧匠,闹闹哄哄来到天庭。
4、又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进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拔茅连茹,交相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