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


拼音kǔ lì
注音ㄎㄨˇ ㄌ一ˋ
词性名词


苦力

词语解释

苦力[ kǔ lì ]

⒈  艰苦的劳动。

白出苦力。

hard labor; toil;

⒉  旧时对体力劳动者的蔑称。

coolie; cooly;

引证解释

⒈  谓竭尽心力。

南朝 梁 江淹 《自序传》:“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铨选》:“学士大夫,勤身苦力,诵説 孔 孟,传道先王,未尝不知所谓治道者非若今日之法度也。”

⒉  沉重的体力劳动。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我放着我的女孩儿不曾紥裹,我代你们白出的是甚么苦力。”
曹禺 《日出》第二幕:“真天生的这份穷骨头,一辈子就会给人打夯、卖苦力,盖起洋楼给人家住。”

⒊  旧称帮人干重活的劳动者。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来到 香港,当苦力度日。”
老舍 《茶馆》第二幕:“街上抓夫呢!抓去也好,在哪儿也是当苦力。”
杨朔 《乱人坑》:“﹝ 日本 刽子手﹞在 宣化 经营起庞大的炼铁厂,到处强抓 中国 ‘苦力’,替他们制造杀人的武器。”

国语辞典

苦力[ kǔ lì ]

⒈  劳力、竭力。

南朝梁·江淹〈自序传〉:「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⒉  初是洋人称华人劳工而言。为英语coolie的音译。现泛指专门出卖劳力维生的工人。

《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老爷外头的那些个小物件,是我想要装在一个大家伙里,叫苦力挑了去倒妥当。」

伕役 挑夫 脚夫

英语bitter work, hard toil, (loanword)​ coolie, unskilled Chinese laborer in colonial times

德语Kuli (S)​

法语coolie

分字解释


※ "苦力"的意思解释、苦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在旧社会,不少华人漂泊异国,卖身充当苦力,那是实逼处此,不得已的事。

2、以前男尊女卑,不过男耕女织,现在男女平等,男的依然干苦力,女人却解放了,苦力男的女人养家,白领男的女人持家,地位男的女人守着家,而什么男的责任都是养家,男性健康日,愿天。

3、不论什么时候总得有干苦力活的人,但不应把他们看成是低人一等。

4、有一个苦力从货架上抓了几盒青霉素。

5、他在轮船上做火夫,在太古船坞做打铁工,在启德机场做苦力,跟开车师傅做学徒,偷学开车,遭日本人毒打。

6、至于以后运输,进料的做苦力活的人员,只有根据具体情况再临时招雇,他已养不起这么多人了。

7、你可以,比如说,改变鸡的行为让你可以骑在它们之上,或让苦力怕的威力比原来更大。

8、那年是2002年,当时我已经做了大概5年的苦力活。

9、而甲骨文不过是一位在闷热的工厂里将她的时装设计缝合在一起的苦力而已。

10、他有时能找到几天卖苦力的差使干干。每天早晨他都要沿着都门公园跑上几圈,活动活动腿脚。

11、劳工们忍无可忍,于1903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苦力暴动"事件。

12、赵师傅不当苦力已有十多年了,迫于生计艰难,现在只能重作冯妇。

13、张锦云在自己高靠落榜后,曾做过学徒,干过苦力,艰苦的生活激发了他改变现状的梦想。

14、目的是忠实记录麦客现象的演替过程,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在我们的生活中,曾有过这样一群出卖苦力的劳动群体。

15、劳工们忍无可忍,于1903年爆发了震撼世界的"苦力暴动"事件。

16、在干校,瘦弱的书生被强迫脱坯烧砖,盖房修墙,围湖造田,割麦插秧,牧牛养鸭,拉车掏粪……繁重的苦力和非人的折磨时间长达五年之久。

17、七夕将至,为维护情场稳定,王母发布限情令:每人只能拥有一个情人,凡拥有多个情人的,要征收多情税,还要罚TA去搭鹊桥做苦力。朋友,悠着点!

18、他的父亲沦为苦力;他的家庭,因错过人口普查,被列为“暂住-无籍异乡人士”。

19、郑义对这位传说当中残暴**大魔王多瞧两眼,绝望发现刘宗敏比李自成还庸俗,不耍奸不偷滑,苦力似的任劳任怨扛米袋。

20、冬天的早晨,苦力们吃上一碗带点荤腥的、热呼呼、辣呼呼,又能暂时顶饿的稠稠的糊汤粉,也算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