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áo

庖牺


拼音páo xī
注音ㄆㄠˊ ㄒ一

繁体庖犧

庖牺

词语解释

庖牺[ páo xī ]

⒈  见“庖牺氏”。

引证解释

⒈  见“庖牺氏”。

国语辞典

庖牺[ páo xī ]

⒈  古代一位皇帝。教民佃渔畜牧,始画八卦,造书契。因养牺牲以充庖厨,故称为「庖牺」。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南朝梁·刘勰也作「伏羲」。

《文心雕龙·原道》:「庖牺画其始,仲尼翼其终。」

分字解释


※ "庖牺"的意思解释、庖牺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生卒年不详),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史记》中称伏牺,传说中的中国古代君主。

2、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都是出自伏羲氏的部落首领,他们处于不同时代,但地位相同,且都可称。

3、伏羲(xi)又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4、名伏羲,又称伏羲氏、庖羲氏、庖牺氏、宓牺氏。

5、“庖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盍取诸益。

6、庖牺又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7、伏、虑,羲、戏,字义皆同,史传或谓服牛乘马,因号伏牺,取牺牲以充庖厨因号庖牺最为鄙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