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ān jīn
注音ㄓㄢ ㄐ一ㄣ
⒈ 同“沾襟”。
⒈ 同“沾襟”。
引《列子·黄帝》:“列子 入,涕泣沾衿。”
《孔子家语·辩物》:“反袂拭面,涕泣沾衿。”
1、是日,太子又取出国母血诏与众人观看毕,不胜感叹,陆公子泪下沾衿,自咎昔日莽为,至国母姐姐害在奸妃手内.
2、有一个人尤其不能自已,“泣下沾衿”,眼泪一直流到了衣襟上。
3、而元诱夫人冯氏的志文中记载,冯氏嫁给元诱后,孝敬公婆及姑舅等,深得元氏家族敬爱,死后“慈姑抚恸,亲里沾衿”。
4、桓伊的歌声慷慨激越、悲壮苍凉,直唱得谢安“泣下沾衿”,武帝“甚有愧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