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zhì

方志


拼音fāng zhì
注音ㄈㄤ ㄓˋ

繁体方誌

方志

词语解释

方志[ fāng zhì ]

⒈  记述地方情况的史志。有全国性的总志和地方性的州郡府县制两类。总志如《山海经》、《大清一统志》。以省为单位的方志称“通志”,如《山西通志》,元以后著名的乡镇、寺观、山川也多有志,如《南浔志》、《灵隐寺志》。方志分门别类,取材宏富,是研究历史及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local chronicles; local records;

引证解释

⒈  见“方志”。

⒉  亦作“方誌”。记录四方风俗、物产、舆地以及故事传说等的簿册。

《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詔观事。”
郑玄 注:“説四方所识久远之事以告王。”
《后汉书·西域传论》:“至於佛道神化,兴自 身毒,而二 汉 方志莫有称焉。”
《文选·左思<吴都赋>》:“方志所辨,中州所羡。”
张铣 注:“方志谓四方物土所记録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余以 永平 中,蒙除 鲁阳 太守,会上臺下列山川图,以方誌参差,遂令寻其源流。”

⒊  详细记载一地的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名胜、古迹以及诗文、著作等的史志。方志分门别类,取材丰富,为研究历史,特别是地方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全国地方志联合目录》收录我国历代方志八千二百馀种,每种注明卷数、版本、纂修者及藏书单位,可参阅。

国语辞典

方志[ fāng zhì ]

⒈  记载一地的地理环境、气候、产物、史迹跟人文的书。也作「地方志」。

《周礼·地官·诵训》:「掌道方志,以诏观事。」

英语local chronicles, district records

分字解释


※ "方志"的意思解释、方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通过现代计算程序进行全面验算,得出清代地方志中月食记录的可靠率最高为83%。

2、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仍是宇宙的真理!方志

3、在敌人的法庭上,方志敏义厌不惠地痛斥敌人的罪行。

4、当十几辆卡车敌人荷枪实弹押着方志敏开来的时候,怒不可遏的弋阳人民……决心,要把方志敏抢回来。

5、根据碑记、方志及民间传说来看,任疯子类似于“活佛济公”,表面看似疯傻,实则乐善好施、恤贫济孤、治病救人,为民众称道。

6、白崖书院少主孔庖,年方志学,却独自一人踏上格物致知之途。

7、武亿是乾嘉时期中州汉学的重要人物,在经学、金石学、方志学等领域造诣极高.

8、几个拿枪的敌人被方志敏的凛然正气吓呆了。

9、民族学和地方志文献表明粪水污染在引发和加剧这一泛滥中起着重要作用。

10、但是,我们绝不是偷生怕死的人,我们为革命而生,更愿为革命而死!——方志敏。

11、刘畴西在一期生中也是积极分子,很早就受伤独臂,最高军职当过红十军团军团长。后来在江西怀玉山地区和方志敏一起被俘,在狱中坚强不屈,与方志敏一起牺牲。

12、回开湖北旧的地方志和历史文献,有关水旱灾难的记述,史不绝书。

13、1926年5月的那天,方志敏在广州农代会上发言时,蒋介石就被他的帅真所感动。

14、方志敏在狱中大义凛然,至死不屈。

15、丛书收录有革命烈士方志敏散文《清贫》,以及叶挺写于1942年的《囚歌》等红色作品,并附部分红色语录。

16、地方志中有关于这次旱灾的记载。

17、方志敏想,这个地主坏得很,头上长疮,脚底流脓,要是他当上了议员,不定要做出多少坏事。

18、文章结合馆藏地方志的内容特点,对如何开发和利用我馆的地方志信息资源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19、当时有个姓傅的乡绅冒认颍川侯傅友德的后代,求杨慎把他写入方志,以谋世袭爵位。

20、他终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涉足经学、子学、文字学、方志学等多个领域,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