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 shuǐ
注音ㄐ一 ㄕㄨㄟˇ
⒈ 湍急的水流。
⒈ 湍急的水流。
引《孙子·势》:“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势也。”
杜佑 注:“言水性柔弱,石性刚重,至於漂转大石,投之洿下,皆由急疾之流,激得其势。”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其居也,左激水,右高岑,背洞溪,对芳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譬激水不漪,槁木无阴,自然之势也。”
唐 李德裕 《流杯亭》诗:“激水自山椒,析波分浅瀨。”
1、罗援表示,在岛礁问题上我们还应斗智,罗援将军引用《孙子兵法?兵势篇》中“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的语句,强调造势的重要性。
2、据研究者称,光既没有被这种材料吸收也未被其折射,仅仅如“激水绕石”那样淌过。
3、水势不可不能往下流,只要她把上游沙囊毁去,水疾冲下,以激水之疾,避高而趋下,避实而击虚,我们难有活命之路。
4、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
5、早在古代《孙子兵法》中的《势篇》就有这样的名句:“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