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

词语解释
馆阁[ guǎn gé ]
⒈ 指房屋建筑。
⒉ 北宋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明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清代沿之。
⒊ 指典雅庄重。
引证解释
⒈ 指房屋建筑。
引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大统寺》:“馆阁崇宽,屋宇佳丽。”
⒉ 北宋 有昭文馆、史馆、集贤院三馆和秘阁、龙图阁等阁,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 明 代将其职掌移归翰林院,故翰林院亦称“馆阁”。 清 代沿之。
引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二:“端拱 中,始分三馆,书万餘卷,别为祕阁,命 李至 兼祕书监, 宋泌 兼直阁, 杜镐 兼校理,三馆与祕阁始合为一,故谓之‘馆阁’。”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之三:“苟在德学高等,可备凝丞,则另为一科,以储馆阁之养。”
清 查慎行 《陈乾斋乞假省亲》诗:“馆阁清才传子弟, 蓬壶 归路著神仙。”
⒊ 指典雅庄重。参见“馆阁气”。
引清 钮琇 《觚賸续编·醉隐记》:“﹝ 区大相 ﹞居词垣十五年,所著多馆阁之作。”
国语辞典
馆阁[ guǎn gé ]
⒈ 宋朝有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称为「三馆」;又有秘阁、龙图及天章等阁,统称为 「馆阁」。
⒉ 明、清两代称翰林院为「馆阁」。
分字解释
※ "馆阁"的意思解释、馆阁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所以神韵诗中的"神韵"是馆阁心理的一种刻意掩饰。
2、就在司马光到馆阁上任的当月,仁宗皇帝亲临崇政殿策试贤良方正及武举进士。
3、在翻写宋代著名作家诗文、追随宋诗创作的体裁等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追摩宋代馆阁作家的意识。
4、清灵馆阁众人以陆曼娘为首,也已经早早地坐下,大概只有他们对李淳充满了信心,小师妹梳着两个丫角辫,站在椅子上翘首以盼。
5、国家增设馆阁,通过选拔贤良之士,让他们住在馆阁内,生活上加以照顾,潜心钻研治国之策,国家应急时就可委以重任。
6、特别是元?时期,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文人常常会聚京师,或馆阁酬唱,或试院题诗,产生了大批题画咏画之作。
7、这正是“干禄”、“馆阁”书风了无生气的物极必反,对上一句时尚的话就是“怀念狼”,寻求对抗。
8、本文概述了馆阁藏书的校勘、编目、刊印和典藏三项整理工作。
9、庆丰城虽是边远小城,但是规划却参照 通都大邑 ,分作九街十六坊,清灵馆阁位于城南的碧凤坊中。
10、该文以清代馆阁体书法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一书体的存在和盛行的社会依据进行较为细致的考察,试图揭示清代馆阁体书法的官方实用性具体的文化内涵。
11、即使如伊秉绶、包世臣、何绍基、郑板桥、赵之谦等“逃出”馆阁体诸人,都是举人、进士出身,都曾是馆阁体中人。
12、庆丰城虽是边远小城,但是规划却参照通都大邑,分作九街十六坊,清灵馆阁位于城南的碧凤坊中。
13、书衣用多层宣纸硬裱,最外面有一层黄娟连脑包过,里面的文字都是用明代官用楷书“馆阁体”。
14、贞居以豪迈之气,超然自得,独唱于丘壑之间,而清声雅调,闻诸馆阁之上。
相关词语
- gōng guǎn公馆
- guǎn zhàng馆丈
- dì guǎn第馆
- cí guǎn辞馆
- guǎn yǔ馆宇
- juān guǎn捐馆
- guǎn kuì馆馈
- huā guǎn花馆
- guǎn gé馆阁
- jiǔ guǎn酒馆
- gé guǎn阁馆
- miàn guǎn面馆
- chuān guǎn川馆
- guǎn yù馆御
- bié guǎn别馆
- guǎn shè馆舍
- guǎn yì馆驿
- cān guǎn餐馆
- cài guǎn菜馆
- hán guǎn函馆
- gōng gé宫阁
- zhī gé知阁
- gé guǎn阁馆
- bǐ gé笔阁
- lóu gé楼阁
- chuāng gé窗阁
- gé xué阁学
- gé lóu阁楼
- gǔ gé谷阁
- chūn gé春阁
- dǎo gé倒阁
- nèi gé内阁
- jùn gé郡阁
- yōu gé幽阁
- gé xià阁下
- àn gé按阁
- gé jiē阁揭
- gé bù阁部
- fěn gé粉阁
- jīn gé禁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