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àn

不厌


拼音bù yàn
注音ㄅㄨˋ 一ㄢˋ

繁体不厭
词性动词


不厌

词语解释

不厌[ bù yàn ]

⒈  不嫌;不加以排斥。不合。不满足;不饱。厌,通“餍”。不服。不魇,不做恶梦。厌,通“魇”。

引证解释

⒈  不嫌;不加以排斥。

《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
《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

⒉  不合。

《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

⒊  不满足;不饱。厌,通“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
《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

⒋  不服。

《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

⒌  不魇,不做恶梦。厌,通“魘”。

国语辞典

不厌[ bù yàn ]

⒈  不饱。

《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故富者犬马余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奸。」
唐·颜师古·注:「厌,饱也。」

⒉  不满足。

《文选·刘桢·赠从弟诗三首之三》:「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⒊  不憎恶、不厌弃。

《论语·宪问》:「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文选·嵇康·琴赋》:「永服御而不厌,信古今之所贵。」

⒋  不厌烦。

如:「不厌其详」。

分字解释


※ "不厌"的意思解释、不厌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周一没办法的时候只能糊弄,但现在有了这样的条件,要还不享受就是做作了。

4、我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百读不厌

5、打仗要兵不厌诈,才能取得胜利。

6、这本书写得真好,让人百读不厌

7、文明的发展需要包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唯包容才能百川汇海,唯包容才能不断壮大。

8、这个故事很有趣,你会百听不厌的。

9、合抱之木,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木,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土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10、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11、他似乎对她的歌声百听不厌

12、系统总是不厌其烦的向苏战解释。

13、我说:“这叫兵不厌诈。”

14、动人的故事令人百听不厌

1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胡温新政,天下归心。

16、“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甫,天下归心”,只有从思想上知人善任,天下英才方能尽入吾彀。

17、对知识,我们应该具有学而不厌的态度。

18、直情径行的我不厌其烦。

19、齐国地处神州东部,自古便是神州大陆顶尖繁华之地,国家又追求奢侈享受,自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0、, 合理膳食,脍不厌细,食不厌杂,滋养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