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ǎnhàn

染翰


拼音rǎn hàn
注音ㄖㄢˇ ㄏㄢˋ

染翰

词语解释

染翰[ rǎn hàn ]

⒈  以笔蘸墨。翰,笔。指作诗文、绘画等。指书写的墨迹。指写字。

引证解释

⒈  以笔蘸墨。翰,笔。

晋 潘岳 《<秋兴赋>序》:“於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

⒉  指作诗文、绘画等。

南朝 宋 谢惠连 《秋怀》诗:“宾至可命觴,朋来当染翰。”
《魏书·崔玄伯传》:“玄伯 自非朝廷文誥,四方书檄,初不染翰,故世无遗文。”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赠诗焉敢坠,染翰欲无聊。”
宋 柳永 《凤衔杯》词:“有美 瑶卿 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
清 吴伟业 《偶成》诗之八:“画虎雕龙染翰,高山流水弹琴。”

⒊  指写字。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明史·文苑传一·宋克》:“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
王毓岱 《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张絃多变易,染翰漫淋漓。”

⒋  指书写的墨迹。 唐 无名氏 《玉泉子》:“絪(郑絪 )为御史,西巡 荆部 商山 歇马亭 ……欲题诗,顾见一絶,染翰尚湿。

絪 大讶其佳絶。”

国语辞典

染翰[ rǎn hàn ]

⒈  取笔蘸墨书写。

《文选·潘岳·秋兴赋》:「于是染翰操纸,慨然而赋。」
《梁书·卷四一·萧介传》:「介染翰便成,文无加点。」

分字解释


※ "染翰"的意思解释、染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此人聪明绝顶,"学一事则精一事,善染翰,知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2、阎揆少时染翰,于儒释道三家皆有深究。

3、只因喜爱书画的心思自幼及长愈演愈烈,时或搦管染翰,虽条件简陋也不以为意,勉力为之。

4、此人聪明绝顶,"学一事则精一事,善染翰,知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5、胜事兰亭入梦盈,操觚染翰愧难成。

6、此人聪明绝顶,"学一事则精一事,善染翰,知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7、从七君子习文染翰这种操行本身来看,他们已准确地找到了完善自我的切入点,这切入点就是书法。

8、久居津门的诗文书画家更是经常兴会于水西庄品茗对弈、操觚染翰,论艺无倦。

9、大量文人操觚染翰,一方面促进戏曲的发展,同时又导致了不少严重的问题。

10、记者发现,每一次的挥墨泼毫,周锐都是舒纸染翰,一挥而就。

11、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12、夫妇俩校雠铅椠,摩挲鼎彝,染翰操觚,编纂《金石录》。

13、排在第5项的就是“挥翰”,释之为“濡毫染翰,泼墨挥洒”。

14、及至清代、民国,扇面画都是书画家乐于染翰和文人雅士乐于把玩、收藏的艺术品。

15、三人均为本市书法艺术界的中坚力量,他们自幼染翰临池、夜雨霜晨几十载,而且又都在各自领域恪守操行、孜孜以求。

16、此人聪明绝顶,"学一事则精一事,善染翰,知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17、此人聪明绝顶,"学一事则精一事,善染翰,知音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18、李半之,在太极悟道之外,染翰临池,记得第一次见他墨迹时,就被其静穆书风所感染。

19、王澍嗜书,读帖染翰,未肯拘泥,不为书奴自有心会,登临纵目,千古华章,足使“荡胸生层云”、“坐对长松气自豪”了。

20、饶先生了解到我的想法后,便以抱病之躯,染翰操纸,欣然为这套丛书题写了书名,并作序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