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liú xī zài
注音ㄌㄧㄡˊ ㄒㄧ ㄗㄞˋ
◎清代文学批评家。字伯简,号融斋、寤崖子,江苏兴化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使,后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所撰《艺概》为有影响的诗文评论著作。有《昨非集》。
1、刘熙载又进一步提出“诗为天人之合”,增加了主体因素,把主体与客体有机结合起来,实质上就是把文艺的本质归结为审美主客体的统一。
2、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用之长篇。刘熙载
3、风格独树的作家并不是不模仿任何。刘熙载
4、才学识三长,识为尤重。刘熙载
5、清代著名文论家刘熙载曾提出过“反面敷粉法”——不写正面,写反面、写侧面,并形象地称之为“睹影知竿法”。
6、中国古典美学在19世纪后半期完成了它的总结形态,它的总结和终结,可以其末代大师刘熙载作为标志。
7、绪言:刘熙载书法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的介绍。
8、文以识为主,认题立意,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刘熙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