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泻

词语解释
吐泻[ tù xiè ]
⒈ 又吐又泻。
英vomiting and diarrhoea;
引证解释
⒈ 呕吐与腹泻。
引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王孔多寿》:“御史 金灿 尝暑天与之饮食,见其食之无节,遂至吐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霍乱》:“桑白皮,止霍乱吐泻。”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霍乱>》“呕吐而利,此名霍乱”集注:“轻者只曰吐泻,重者挥霍撩乱,故曰霍乱。”
国语辞典
吐泻[ tù xiè ]
⒈ 呕吐及腹泻。
例如:「吃了不新鲜的食物,会令人吐泻。」
分字解释
※ "吐泻"的意思解释、吐泻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主治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暑闭,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2、初则吐泻,然则肚胀、减食、口腥、额热、面红。
3、关元穴一旦出现故障,轻则少腹疼痛、白浊,重则神经衰弱、霍乱吐泻,死亡率甚高。
4、当哲雯出现在屏幕上时,他光看也知道情况很糟,哲雯神情前所未有的困倦,嘴角尚有吐泻残渣没有清理干净。
5、四逆汤中附草姜,四肢厥冷急煎尝,腹痛吐泻脉微细,急投此方可回阳。
6、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奔豚,经闭,痛经。
7、有种草叫‘白屈菜’有毒,人吃了会引起吐泻和中枢神经麻痹而死。
8、夏月不问老少吃暖物,至秋不患霍乱吐泻,腹中常暖,血气壮盛,诸疾不生。
9、多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10、中医认为,益智仁性辛温,归肾脾经,具有暖肾、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下元虚寒、遗精、遗尿、小便频、脾胃虚寒、腹痛吐泻等病症。
11、花椒性热,有止痛、杀虫作用,可防治脘腹冷痛、吐泻、蛔虫病、水肿和小便不利等症。
12、主治脾胃虚寒,腹痛吐泻,吐衄崩漏,阳虚失血。
相关词语
- tǔ wàn吐万
- tǔ tūn吐吞
- tǔ kuǎn吐欵
- tǔ jué吐决
- tǔ lù吐露
- cí tǔ辞吐
- tǔ yá吐芽
- tǔ xīn tǔ dǎn吐心吐胆
- tǔ ruì吐瑞
- lùn tǔ论吐
- tǔ xī吐噏
- tǔ huí吐蛔
- tǔ rú吐茹
- tǔ suì吐穗
- tǔ wò吐握
- tǔ yǎo吐咬
- tǔ tú吐图
- tǔ xī吐翕
- tǔ bū吐餔
- tǔ tuì吐退
- xuán hé xiè huǒ悬河泻火
- fèi xiè沸泻
- jīng xíng xiè xiè经行泄泻
- tù xiè吐泻
- xiè rùn泻润
- xiè zhèng泻证
- xiè lèi泻泪
- yì xiè溢泻
- xiè shuǐ zháo dì泻水著地
- zhǐ xiè yào止泻药
- bēng xiè崩泻
- shàng tù xià xiè上吐下泻
- gǔ xiè鼓泻
- dà bǔ dà xiè大补大泻
- shū xiè舒泻
- xuán xiè悬泻
- xiè píng泻瓶
- jié xiè wán截泻丸
- xiè pén泻盆
- yí xiè wàn zhàng一泻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