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ānmiáo

三苗


拼音sān miáo
注音ㄙㄢ ㄇ一ㄠˊ

三苗

词语解释

三苗[ sān miáo ]

⒈  古国名。《书·舜典》:“窜三苗于三危。”孔传:“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史记·五帝纪》:“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张守节正义:“吴起曰:'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以天子在北,故洞庭在西为左,彭蠡在东为右。今江州、鄂州、岳州,三苗之地也。”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

《书·舜典》:“窜 三苗 于 三危。”
孔 传:“三苗,国名, 縉云氏 之后,为诸侯,号 饕餮。”
《史记·五帝纪》:“三苗 在 江淮、荆州 数为乱。”
张守节 正义:“吴起 曰:‘ 三苗 之国,左 洞庭 而右 彭蠡。’……以天子在北,故 洞庭 在西为左, 彭蠡 在东为右。今 江州、鄂州、岳州,三苗 之地也。”
唐 杜甫 《野望》诗:“云山兼五岭,风壤带 三苗。”

国语辞典

三苗[ sān miáo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参见「苗族」条。

分字解释


※ "三苗"的意思解释、三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于是吩咐内侍,准备延接典礼,对三苗国君特加优渥,让他心悦诚服。

2、里面的第一本*记述了苗疆的历史,从蚩尤大神,到九黎,再到三苗,最后是现在的四大土司,黑白红花四苗,苗王和巫神殿都有记述。

3、战国末年的楚国已是风雨飘摇,老人虽然是满怀壮志,最后也只能是忧谗畏讥,被流放到不毛的三苗地代。

4、韬光养晦的九黎蛮山,偃旗息鼓的三苗部族,一朝东风起,尽破万里关。

5、而同样属于商代的四羊方尊,则可能是三苗部落受商文化影响的产物,羊首造型独树一格,分铸技艺复杂,蜚声海内外。

6、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7、苗族织锦芭排是历史上仡佬人直接继承了僚的织造文化,同时与三苗及土家人在长期的文化交融中形成的。

8、《正字通》:“苗,苗人,古三苗之裔,自长沙沅辰以南尽夜郎之境,皆有之,与氐夷混杂,通曰南蛮”。

9、华南的百越三苗被迫南移,成为暹罗人、马来人、菲律宾人、印尼人和巴布亚人的祖先。

10、流共工于幽州,放允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11、舜流共工于幽州,放?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

12、我以为,现在三苗已受重创,教训已有效果,应该适可而止,就此收兵,不知妥否?

13、除裴李岗文化时期外,这一地区的史前文化始终表现出多样、复杂的文化面貌,依据相关考古和文献资料,这一现象可能与华夏和苗蛮(或称三苗)集团之间经常发生的冲突和战争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