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彘

词语解释
狗彘[ gǒu zhì ]
⒈ 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引证解释
⒈ 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
引《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汉 贾谊 《新书·时变》:“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
明 陆采 《明珠记·拒奸》:“左押衙 是个好男子,不为此狗彘之事。”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有这样狗彘,该杀,该杀。”
罗瑞卿 《答友人》诗之二:“林贼 蛇蝎心,蔽空犹乌云。篡权之狠毒,远超狗彘行。”
国语辞典
狗彘[ gǒu zhì ]
⒈ 狗与猪。比喻行为卑鄙的人。
引《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反君事雠,行若狗彘。」
分字解释
※ "狗彘"的意思解释、狗彘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祸国殃民: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2、这样一个狗彘不若的王爷,杜甫却偏偏对他怀念不已,并假借人民之口而加以歌颂。
3、这样一个 狗彘不若 的王爷,杜甫却偏偏对他怀念不已,并假借人民之口而加以歌颂。
4、罵人的話。比喻人的品格卑劣,連豬狗都比不上。如:「他是個無惡不做,狗彘不如的東西。」
5、无法做到,标准又不能降低,于是催生大量伪君子,所谓“披服儒雅,行若狗彘”,“满口仁义,一肚盗娼”,道德状况反不如标准低些好。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7、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其志盖以非桓公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
8、有的人一边穷奢极欲、行若狗彘,一方面又口诵孔孟,身披夷齐。
9、中国人岂狗彘不若,将终帖然任人屠割耶?”终忧病交加,于9月14日悄然弃世。
10、他这种行为卑劣的人,真是狗彘不若。
11、人乃世界的主宰,若丧失底线,岂非狗彘不如?只是金古梁痛苦煎熬,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来不及深思。
1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3、他这样陷害朋友,简直是狗彘不若
14、日本天皇寡廉鲜耻行同狗彘,好一个“投降”的“终战诏书”。
15、他们用“反腐”来吸引眼球,用“公平”来争取拥趸,用“自由”来标榜价值,说的是道貌岸然的话,做的却是行若狗彘的事。
16、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委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论,灭绝天理,直狗彘之所不为也!
17、之所以要强调道德的践行,主要是针对“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续焚书》卷2)的现象。
18、你长得人模狗样的,其实猪狗不如,你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还狗咬吕洞宾,你行若狗彘,如丧家之犬.
19、他这样陷害朋友,简直是狗彘不若.
20、像他那种一贯踩着别人往上爬的人,真是狗彘不若。
相关词语
- gǒu gǒu狗苟
- dào gǒu盗狗
- gǒu xī狗豨
- gǒu shǐ狗矢
- gǒu ér狗儿
- gǒu qiè狗窃
- gǒu zǒu狗走
- gǒu bǎo狗宝
- gǒu shǔ狗鼠
- gǒu xióng狗熊
- gǒu guó狗国
- gǒu shī狗虱
- gǒu cái狗材
- gǒu yǎo gǒu狗咬狗
- gǒu mǎ狗马
- gōng gǒu功狗
- fēng gǒu疯狗
- hēi gǒu黑狗
- gǒu nián狗年
- zhì gǒu猘狗
- zhū zhì猪彘
- gǒu zhì zhī xíng狗彘之行
- zhì lú彘卢
- quǎn zhì犬彘
- rén zhì shì jiàn人彘事件
- shǐ zhì豕彘
- gǒu zhì bù shí狗彘不食
- shā zhì jiào zǐ杀彘教子
- yě zhì野彘
- tián zhì田彘
- zhì háo彘豪
- gǒu zhì bù ruò狗彘不若
- láo zhì牢彘
- niú zhì bāo牛彘胞
- chì zhì赤彘
- rén zhì人彘
- bēn zhì贲彘
- gǒu zhì狗彘
- zhì jiān dòu jiǔ彘肩斗酒
- xíng ruò gǒu zhì行若狗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