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ú qiè
注音ㄆㄨˊ ㄑ一ㄝˋ
繁体僕妾
⒈ 媵妾。亦泛指奴仆婢妾。
⒈ 媵妾。亦泛指奴仆婢妾。
引《礼记·杂记上》:“主妾之丧,则自祔。至於练祥,皆使其子主之,其殯祭,不於正室。君不抚僕妾。”
郑玄 注:“略於贱也。”
《战国策·秦策一》:“卖僕妾,售乎閭巷者,良僕妾也。”
宋 苏轼 《留侯论》:“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间,而命以僕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 秦始皇 之所不能惊而 项籍 之所不能怒也。”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然尝徧览人臣之家,有缓急之举,主人忧之,至戚忧之,僕妾之不可去者忧之。”
1、臣案旧典,宦官本在给使省闼,司昏守夜;而今猥受过宠,执政操权,附会者因公褒举,违忤者求事中伤,居法王公,富拟国家,饮食极肴膳,仆妾盈纨素。
2、不以天下为事,则为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为君之师友也。
3、虽及仆妾,情见则事通;虽在畎亩,明晦则功博。
4、且斜封官者,皆仆妾私谒,迷谬先帝,岂尽先帝意邪?陛下即位之初,用元崇等计,悉以停废,今又收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