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ǒngbīng

总兵


拼音zǒng bīng
注音ㄗㄨㄥˇ ㄅ一ㄥ

繁体總兵

总兵

词语解释

总兵[ zǒng bīng ]

⒈  统领军队;率兵。

降本期总兵。——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command;

⒉  明代统帅军队出征的将领,后来成为镇守一方的将领的职称。清代总兵为地方驻防军队的高级武官,也叫“总镇”

governor; garrison commander;

引证解释

⒈  集中军队;统领军队。

《后汉书·庞参传》:“臣愚以为万里运粮,远就 羌 戎,不若总兵养众,以待其疲。”
《旧唐书·唐临传》:“武德 初, 隐太子 总兵东征。”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一》:“县人有 方璵 者,其高祖 方虔,为 杨行密 守将,总兵戍 寧国,以备两 浙。”

⒉  官名。 明 代遣将出征,别设总兵官、副总兵官以统领军务。其后总兵官镇守一方,渐成常驻武官,简称总兵。 清 因之,于各省置提督,提督下分设总兵官及副总兵官。总兵所辖者为镇,故亦称总镇。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二》:“有明 虽失其制,总兵皆用武人,然必听节制於督抚或经略。则是督抚、经略将也,总兵偏裨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幸遇军门 侯恂,拔於走卒,命为战将,不到一年,又拜总兵之官。”
王闿运 《衡阳彭公年七十有五行状》:“自 荆 岳 二州至 崇明县 五千餘里,凡设提督一员,总兵五员。”

国语辞典

总兵[ zǒng bīng ]

⒈  统领军队。

《隋书·卷四〇·元谐传》:「上敕谐曰:『公受朝寄,总兵西下。』」
《宋史·卷二五·高宗本纪二》:「以周望为两浙、荆湖等路宣抚使,总兵守平江。」

⒉  职官名。明朝设置,为一高级武官,奉令统军镇守。清时为绿营兵的高级统将,位次提督。

分字解释


※ "总兵"的意思解释、总兵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挚眷陆居,军士去船以嬉。

2、实际情况是“自左右翼总兵以下,争挈眷陆居”;水师最高指挥者丁汝昌,在刘公岛盖铺屋,出租给各将领居住,以致“夜间住岸者,一船有半”。

3、整个总兵府都知道他不堪造就,却不知道他暗中却是一名灵力高手。

4、世袭的总兵识字的都不多,横脸校尉也怀疑他说的是谎话,叫他念之前笔帖式录写的应募军伍的人员名单。

5、文宗震怒,下旨把直隶提督张殿先、天津镇总兵达年、大沽协副将德奎,革职拿问。

6、到1938年时,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400余万,战线长达1800多公里,战区面积约160万平方公里,中国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人口达4亿之多。

7、兹据庆端奏,浙江省贼事披猖,杭州危急,总兵鲍超现经曾国藩派令进攻宁国,请饬该总兵即由于潜、昌化取道援杭。

8、耿仲明带领九千马步军为中路,耿仲明的左翼总兵是徐得功,鸟铳兵五千;右翼总兵是连得成,骑炮兵五千。

9、原来,张三老婆手里的粥钵头,敲碎了总兵的脑壳,张三顺手拎起两条官刀鱼飞舞起来,杀得清兵 狼狈逃窜 。

10、“总兵源由27万5降到21万,所以海陆空军三军也要相应的调整”。

11、十九年,奋威将军王进宝恢复保宁,遣总兵杨洪招抚重庆,一时郡县复归版图,璧山仍附永川县。

12、宁夏巡抚,是正统年间从陕西巡抚中分出的,天顺二年恢复建制直到明末,全称是巡抚宁夏地方赞理军务,战时,位在总兵之上。

13、陈塘关总兵名叫李靖原本是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度厄真人的弟子,可惜他天资不佳,在云光洞修炼了十几年还只是先天巅峰,他师傅便将他打发下山了。

14、日后,蓟镇总兵官的骑兵携带私信不断来往于首辅大人的私邸,这更使他们的反对者在日后清算张居正的时候,有了借口,甚至指斥他们二人 图谋不轨 造反了。

15、赣州贼为乱,东川侯胡海充总兵官,普定侯陈桓、靖宁侯叶升为副将,讨平之。

16、起疑的同时杜明也派人详细打听了一下,这罗将和镇江总兵的关系并非攀亲道故,也不是他的亲信,或许他真不知道真正的目的是为什么。

17、随即梁修身对众人做了安排,然后第二日就带着司马亮、雷鸣和王传春就去了太原府对山西巡抚、太原知府、太原总兵宣旨,并且在山西巡抚的后衙推杯换盏。

18、不过,这些都已经是前任知州大人所经手之事了,但大同地胡云峰总兵可不管你忻州前后两任知州地**倒灶之事,只管是派人催要军粮、军资。

19、而前日朕要下旨要江北四镇总兵来京见驾,马士英居然说什么江北流贼肆虐,主将不能轻易离开驻地,死活拦住了朕。

20、癸未五月,总兵方国安率兵扼蕲州,武昌武备废弛,闯、献交窥江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