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

词语解释
本草[ běn cǎo ]
⒈ 中药的统称;也指记载中药的书籍。
英Herbal; materia medica;
引证解释
⒈ 《神农本草经》的省称,古代著名药书。因所记各药以草类为多,故称《本草》。 《本草》之名始见于《汉书·平帝纪》,而《汉书·艺文志》未见著录。至 南朝 梁 阮孝绪 《七录》始著录《神农本草经》,共收药三百六十五种; 陶弘景 又增三百六十五种,为《名医别录》。 唐 显庆 中 苏恭、长孙无忌 等修定《本草》,又增药一百十四种,为《唐本草》。 宋 嘉祐 中 掌禹锡 等复增药八十二种,为《嘉祐补注本草》; 政和 中 曹孝忠 等修定为《政和重修经史证类本草》。至 明,李时珍 荟萃众说,考订谬误,删繁补阙,著《本草纲目》五十二卷,收载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方一万一千馀首,为《本草》总结性的巨著。 《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有 清 孙星衍 辑本。
国语辞典
本草[ běn cǎo ]
⒈ 我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因以草类居多,故称为「本草」。
例如:「本草备要」、「本草从新」。
⒉ 神农本草经的简称。参见「神农本草经」条。
英语a book 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materia medica
法语Bencao (livre sur la médecine traditionnelle chinoise)
分字解释
※ "本草"的意思解释、本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本草大纲》,《伤寒病杂论》,《神农异草录》,《炎帝内经》,《万金方》,《针灸大集》,《临症要例》……好多医书,倒都是些传世名著啊……
2、据《本草纲目》记载,雪水“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毒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
3、据《本草求真》记载:“燕窝入肺生气,入肾滋水,入胃补中,其补不致燥,润不致滞”。
4、半岛都市报7月29日讯(记者高亮)耗时40余年,跑遍青岛,搜集了9081味中药的青岛老中医于凤金一直梦想创作的新时期《本草纲目》,于本周完成了草稿创作。
5、“本草纲目”问世之后,深受人们的推重。
6、《本草经疏》对枸杞子之功效作过较全面的论述:枸杞子,润而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
7、具杀菌作用。根据《本草纲目》,大蒜含杀菌及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8、雨露不滋无本草,混财不富命穷人。
9、它包括重镇安神滋阴潜阳本草,主要适用肾阴不足,肾阳亢脑;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肾水亏耗,君火独焚;肝经风火直冲犯脑;大脑本身阳气逆乱之症。
10、海狗,中国古代称为腽肭兽,认为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腽肭兽,其状非狗非兽,亦非鱼也。
11、对中药百合进行了本草考证,结合药理实验和资源考查,认为卷丹是首选药。
12、虽然历代医方本草对其功用和炮制方法的记载很多,但其文献比较分散。
13、但历代本草记载多有混淆之处,近代植物学者又将鬼臼之名用于桃儿七。
14、《本草求真》中记载,乌贼鱼(墨鱼)“入肝补血,入肾滋水强志。
15、当时“以国土夷旷,庶草蕃庑,考核其可佐饥馑者四百余种,绘图疏之,名《救荒本草》。
16、我曾在《本草纲目》里见过羊羔美酒的做法。
17、紫苏,本草科一年生植物,可入药,河源本地人常用它作香料配菜。
18、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药学年鉴检索了近三十年的有关文献及专著,分析了《本草纲目》中药物的本草考证研究现状。
19、从相关本草著作及方剂出发,对干姜在治疗血证方面的功效特点及其炮制、配伍的用法做了整理。
20、本草药品虽多,然其味不过五,乃甘辛咸苦酸是也;而其性不过六,温凉补泻升降是也。龚廷贤
相关词语
- běn bān本班
- běn tǔ本土
- zhèng běn证本
- běn xiāng běn tǔ本乡本土
- běn fèn本分
- běn néng本能
- yuán yuán běn běn元元本本
- bǎn běn版本
- téng běn藤本
- zhǐ běn纸本
- lán běn蓝本
- shí běn识本
- běn yuán本源
- běn shì本事
- běn bù本部
- jù běn剧本
- zhàng běn帐本
- běn fǎ本法
- fù běn副本
- běn dì本地
- bài cǎo稗草
- fāng cǎo芳草
- cǎo mǎ草马
- ào cǎo奥草
- yǔn cǎo霣草
- cǎo jiù草就
- cǎo běn草本
- cǎo jū草驹
- mài cǎo麦草
- zhǎn cǎo展草
- chú cǎo锄草
- zhēn cǎo真草
- cǎo mù草木
- cǎo suǒ草索
- bó cǎo薄草
- mù cǎo牧草
- chì cǎo赤草
- huā huā cǎo cǎo花花草草
- yě cǎo野草
- cǎo àn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