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éliǔ

折柳



折柳

词语解释

折柳[ zhé liǔ ]

⒈  汉朝长安,凡送客至灞桥,常折柳枝相赠。后用来代指送别。

折柳赠相知。

⒉  古乐曲《折杨柳》,多为怀念之作。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引证解释

⒈  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后多用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 权德舆 《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暗怜衣带,不胜折柳之怀。”

⒉  古乐曲名。 《折杨柳》曲的省称。多用以惜别怀远。参见“折杨柳”。

《文苑英华》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莲》。”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折柳》传情,悲 玉关 之戍客。”
姚鵷鶵 《王建章挽诗》:“《阳关》《折柳》凄迷别,行卷题诗醉醒间。”

⒊  后因以“折柳”代指篱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 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为藩,无益於禁矣。”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大 楚 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 秦 殽 函 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国语辞典

折柳[ zhé liǔ ]

⒈  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有座灞桥,古人饯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赠别,以表达依依之情。见《三辅黄图·卷六·桥》。后用以借指送别或饯行。

明·叶宪祖《易水寒·第三折》:「谩向燕河还折柳。死别共生离,一旦休!」

别离 分别 分袂

⒉  乐曲名。属横吹曲。传说汉朝张骞从西域传入德摩诃兜勒曲,李延年因之作新声二十八解而成,为军乐。魏晋时古辞亡佚。南朝梁、陈以后多用为伤春怀别,思念远人之辞。曲调忧伤悲凉。

分字解释


※ "折柳"的意思解释、折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那时卿意方才解,流水飞花也。每逢卸甲正归田,谁在案头冰酒待嘘寒。而今独步青石路,折柳当何顾?东风凛冽燕儿斜,却是故人一去画楼孑。李暮寒

2、记我行南浦,送君折柳,君逢驿使,为我攀梅。

3、谷雨至,折柳诉思念;绵绵细雨,滴滴思念情;柔柔清风,淡淡说心思;迢迢春水,潺潺入梦思;恋恋红尘,姗姗静夜思;艳艳花开,愿你收下祝福意思,与幸福相守一世。

4、谁家玉笛暗飞声,思念牵挂悠悠情;散入春风满洛城,漂泊在外把钱挣;此夜曲中闻折柳,夜晚无眠几多愁;何人不起故园情,盼望早日回家中;祝愿游子早日与家人团聚,事事顺意。

5、当年此处谁折柳?换得生死两双人。李暮寒

6、折柳赠别,赠不走温馨岁月,别不了相思季节。清明节就要到了,密密的雨丝就是我的情丝,在柔柔的轻风中,悄悄将你包围,你可感受到我的思念?

7、因“柳”与“留”谐音,“折柳赠别”还有挽留之意。

8、清明时节,杨柳青青。心念故人,折柳相赠。传我祝福,寄我真情。百鬼不入,百毒莫侵。趋吉避害,消灾去邪。身体无恙,诸事顺心。家人平安,如意相随。

9、我这手会拿枪打仗,也会折柳攀花。

1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11、清明时节杨柳发芽抽绿,泰安市至今保留着清明时节插柳、折柳的习俗,人们将初春的柳条插在堂前、门口驱虫、辟邪、保佑一家人平安。

12、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13、你就这么教儿子?象你,到处攀花折柳!

14、清明时节,杨柳依依。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我无柳可折,给你发条短信:期盼早日再相逢清明节到了,扫墓去!愿清明节快乐!

15、是啊,春天踏青别折柳,请高抬“贵手”,放过新长出的柳枝嫩芽,不要剥夺它们成长的权利,它们还要为扮绿西安尽一份力。

16、清明时节雨纷纷,酒入愁肠思故人。尘世纷扰无穷尽,熙熙攘攘唯友真。忆昔依依离别意,折柳相赠辟灾邪。望友踏上幸福路,奔向锦绣好前程。

17、小楼又起春风,垂枝飘拂西东,忆别离,折柳相送,信誓重重。

18、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19、琴弦断了缘尽了你也走了,爱恨起落故事经过只留下我,门前竹瘦清风折柳你要走,风不停留何苦绕来摇晃灯火。周杰伦

20、又到谷雨,春和景明。赏景踏青,折柳寄情。放飞风筝,思念殷殷。朋友在心,珍藏至今。遥祝安康,云淡风轻。愿君保重,日子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