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衡

词语解释
盱衡[ xū héng ]
⒈ 扬眉举目。
例盱衡环顾。
英raise one’s brows and look up;
⒉ 观察;纵观。
例盱衡政局。
英make a comprehensive survey;
引证解释
⒈ 扬眉举目。
引《汉书·王莽传上》:“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眉上曰衡。盱衡,举眉扬目也。”
唐 独孤及 《郑县刘少府兄宅月夜登台宴集序》:“或心愜清机,寓兴于物;或语及陈迹,盱衡而笑。”
金 王若虚 《送王士衡赴举序》:“决科犹战也,请以战喻:肩摩踵曳,鳞集毛萃,盱衡厉吻,扼腕扬袂,贾餘勇而尝素技者,皆吾敌也。”
清 戴名世 《<左尚子制义>序》:“伤俗学之日非,追前贤之遗绪,盱衡抵掌,自谓举世莫当。”
⒉ 观察;纵观。
引清 钱谦益 《<张公路诗集>序》:“昔年营陈战垒,盱衡时事,蹙蹙肰有微风动摇之虑,目瞪口噤,填胸薄喉。”
郑藻如 《<盛世危言>序》:“尝读史盱衡千古,穷究得失盛衰之故。”
陈独秀 《吾人最后之觉悟》:“易词言之,即盱衡内外之大势,吾国吾民,果居何等地位,应取何等动作也。”
国语辞典
盱衡[ xū héng ]
⒈ 举目扬眉。
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⒉ 观察分析。
例如:「盱衡全局」。
分字解释
※ "盱衡"的意思解释、盱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这时见张波久刀法如神,当真已登刀神妙境,百招之内,必可直取使剑三人项上头颈,于是两眼不断穿梭在场内之中,盱衡局势。
2、我们是来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你要盱衡大局,别跟小节过不去.
3、前篇谓盱衡时势,亟宜联俄以制英、日,各英、日以制俄,非恃俄可与英战,实欲藉俄与日合,藉日和英以拒俄耳。
4、王天昊一听这话,盱衡厉色,随之黯然伤神,没有说话,低着头往回走。
5、智多星君盱衡大局思远虑深,不失为上上法门。
6、但是,盱衡大局,已不太可能出现“苏蔡”搭档。
7、经过盱衡,量才录用,一一作了安顿。
8、这种人定然会站在盱衡大局发号施令的位子,必然生威,别人也就生畏。
9、甑尘釜鱼 的同韵词有高步通衢,盱衡大局,流血成渠。
10、甑尘釜鱼的同韵词有高步通衢、盱衡大局、流血成渠。
11、只觉这池非音略有些喜怒无常,方才还心平气和,平易近人,这一会儿却又盱衡厉色,冷语冰人。
12、徐帮主盱衡战况,点头道:咱们南北支援,可望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相关词语
- guǎng xū广盱
- xū héng盱衡
- xū shì盱视
- xū xū盱盱
- xū suī盱睢
- xū héng dà jú盱衡大局
- xū mù盱目
- xī xū希盱
- xū yí盱眙
- xū lou盱䁖
- huī xū睢盱
- huī huī xū xū睢睢盱盱
- xū xì盱阋
- zhěn xū眕盱
- xū lōu盱瞜
- xū héng lì sè盱衡厉色
- dēng héng登衡
- héng zhōu衡辀
- fù héng负衡
- héng yōng衡雍
- cuò héng错衡
- héng zhí衡直
- héng wén衡文
- héng kù衡库
- héng shuǐ衡水
- héng suō衡缩
- héng biāo衡颷
- héng liáng衡量
- héng dù衡度
- héng tīng衡听
- héng xíng衡行
- héng zhāng衡漳
- héng báo衡薄
- héng xiāng衡湘
- héng kàng衡抗
- héng lǐng衡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