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ng hào
注音ㄇ一ㄥˊ ㄏㄠˋ
繁体鳴號
⒈ 鸣呼号叫。
⒈ 鸣呼号叫。
引《礼记·三年问》:“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羣匹,越月踰时焉,则必反巡,过其故乡,翔回焉,鸣号焉。”
《艺文类聚》卷九一引 晋 孙楚 《雁赋》:“泝长川以鸣号,凌洪波以鼓翼。”
宋 范成大 《八场坪闻猿》诗:“子母联拳传枝去,忽作哀厉长鸣号。”
1、同时,西庇阿命令所有号手一起鸣号来惊吓战象。
2、几分钟前,在一个星期前四川地震那个下午的准确时间,车辆停止行驶,鸣号。
3、11叉车在转弯时,必须减速,并鸣号警告行人.
4、在他经过之处,人群留下渴望的神态,经过的汽车向他鸣号致意,经过的年轻女性向他微笑。
5、但是天主与我们在一起,作我们的前导;他的司祭手持警号,就要鸣号向你们进攻。
6、车辆在通过山区道路弯道时,要做到“减速、鸣号、靠右行”。
7、驾驶员应特别注意路旁堆积的杂物,在50——100米内减速、鸣号,用转向灯或手势表示行进方向。
8、开考前半小时,在单行道入口处,竖起一块5米高的黑板,“禁止鸣号”赫然在目。
9、士兵们吹喇叭鸣号角。
10、诗人们以诗为武器,为抗战擂鼓鸣号,创作了大量抗战的朗诵诗、街头诗、枪杆诗、传单诗和政治抒情诗,形成了文化战线上“诗的抗战”的特殊文学现象。
11、通过城镇想一想,减速鸣号切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