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mí tiān dà zuì
注音ㄇ一ˊ ㄊ一ㄢ ㄉㄚˋ ㄗㄨㄟˋ
成语解释
迷天大罪
词性成语
⒈ 极大的罪恶。迷,通“弥”。
⒈ 极大的罪恶。迷,通“弥”。
引《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你女儿做下迷天大罪,到来我府前叫屈!”
《水浒传》第二回:“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着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
《天雨花》第十五回:“红丸行弑真非假,迷天大罪岂当轻。”
⒈ 所犯的罪,与天一样的大。比喻极大的罪过。也作「弥天大罪」。
引《水浒传·第二回》:「汝等杀人放火,打家劫舍,犯著迷天大罪,都是该死的人。」
《红楼梦·第七七回》:「我究竟不知晴雯犯了什么迷天大罪!」
近滔天大罪
1、我们造下这等迷天大罪,那里去安身!不是这王头领如此错爱。
2、忍辱含羞 → 羞面见人 → 人财两空 → 空腹高心 → 心醉神迷 → 迷天大罪 → 罪不容诛
3、你好大胆!你在沧州做下迷天大罪,却在这里!见今官司出三千贯信赏钱捉你,却是要怎地?
4、次早,天使还京;陈段三娘从小不循闺训,自家择配,做下迷天大罪,如今身首异处,又连累了若干眷属,其父段太公先死于房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