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íng zhì
注音一ㄥˊ ㄓˋ
繁体營制
⒈ 谓军队的编制。
⒈ 谓军队的编制。
引《明史·兵志一》:“宪 孝、武、世 四朝,营制屡更,而威益不振。”
《清史稿·兵志二》:“顺治 初,天下已定,始建各省营制。”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四节:“李鸿章 仿照 湘 军营制,在 安庆 组成以 安徽 地主为骨干的 淮 军。”
制作。 《北史·恩幸传·王椿》:“雅有巧思,凡所营製,可为后法。”
1、崇焕议更营制,设监司,文龙怫然。
2、坐落于工业大道中的广州造纸厂,于1932年陈济堂主粤时筹建,耗资毫洋8000多万,在1938年建成,定名为广东省营制纸厂。
3、工程队营制武卫前军工程队由总统直辖,计有桥梁队、地垒队、雷电队、修械队、测绘队、电报队等,总计官兵四百余名,长夫不详。
4、即照该道所拟营制饷章编伍办理,每月约支正饷银七万数千两,至应用教习洋员最失紧要,应由臣等咨会出使德国大臣与德国外部选商聘订。
5、清代马政则为马队营制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