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岳

词语解释
方岳[ fāng yuè ]
⒈ 亦作“方岳”。
⒉ 四方之山岳。古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霍山(一指衡山)、北岳恒山。
⒊ 指州郡。
⒋ 传说尧命羲和四子掌四岳,称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引证解释
⒈ 见“方岳”。亦作“方岳”。
⒉ 四方之山岳。古指东岳 泰山 、西岳 华山 、南岳 霍山 (一指 衡山 )、北岳 恒山。
引《书·周官》:“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
孔 传:“覲四方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绩黜陟之法。”
按,《舜典》“四岳羣牧” 孔颖达 疏:“《释山》云:泰山 为东岳, 华山 为西岳, 霍山 为南岳, 恒山 为北岳。”
《左传·昭公四年》“四岳” 晋 杜预 注:“东岳 岱,西岳 华,南岳 衡,北岳 恒。”
宋 苏轼 《策略》五:“昔之有天下者日夜淬厉……而五载一巡狩,朝诸侯於方岳之下。”
⒊ 指州郡。
引《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宠 为 汝南 太守、 豫州 刺史二十餘年,有勋方岳。及镇 淮南,吴 人惮之。”
南朝 陈 徐陵 《陈武帝下州郡玺书》:“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
宋 叶适 《风雩堂记》:“今公久於侍从,劳於方岳,退而休之,无所復羡。”
清 姚鼐 《圣驾南巡赋序》:“王者兼覆九州,内抚畿甸,外察方岳。”
⒋ 传说 尧 命 羲 和 四子掌四岳,称四伯。至其死乃分岳事,置八伯,主八州之事。后因称任专一方之重臣为“方岳”。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识鉴》:“时 殷仲堪 在门下,虽居机要,资名轻小,人情未以方岳相许。”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遂罢方岳之官,仍居上臺之位。”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七年》:“右丞受天子命,为方岳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
明 何景明 《送熊廷振之楚藩》诗:“同榜衣冠照乡里,十年名位登方岳。”
国语辞典
方岳[ fāng yuè ]
⒈ 四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分字解释
※ "方岳"的意思解释、方岳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尺剑林平,盘蛟戟方岳,风雷掌莫少卿,流水袖林伊人,斩月刀李莫言……
2、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身闲鸟不猜。方岳
3、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方岳
4、沐言慈眉善目的问道,虽然他自我感觉十分良好,可方岳看在眼里的却是一个想要诱拐小萝莉的怪蜀黍模样。
5、方岳与那人对望一眼,腾空而起加入了抢夺人皇剑的战圈。
6、帝王之子,生长富厚,期出闺阃,暮司方岳,防骄翦逸,积代常典。
7、体国经邦,资懿亲而作屏;设官分职,俟方岳以宣风。
相关词语
- fāng zhuō方桌
- dí fāng敌方
- sān fāng三方
- miào fāng妙方
- piān fāng偏方
- fāng fāng miàn miàn方方面面
- ǒu fāng偶方
- zhōu fāng周方
- fāng fāng qiào qiào方方窍窍
- fāng jì方剂
- fāng wèi方位
- shàng fāng上方
- mǎi fāng买方
- fāng yuán方圆
- fāng shì方士
- lì fāng立方
- fāng shǐ方始
- kāi fāng开方
- liáng fāng良方
- píng fāng平方
- yáng yuè阳岳
- fēng yuè丰岳
- yuè jiā岳家
- yuè yuè luò luò岳岳荦荦
- sì yuè四岳
- yuè lù岳麓
- yuè bó岳伯
- yuè xù岳壻
- yuè shén岳神
- yuè shòu岳狩
- yuè jùn岳峻
- tài yuè太岳
- yuè kè岳客
- yuè zhì岳峙
- bó yuè伯岳
- yuè zhì岳跱
- huá yuè华岳
- xuán yuè玄岳
- xiá yuè遐岳
- yuè zhàn岳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