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ǒuān

苟安


拼音gǒu ān
注音ㄍㄡˇ ㄢ
词性动词


苟安

词语解释

苟安[ gǒu ān ]

⒈  苟且偷安。只顾眼前的安乐,不作长久之计。

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也。——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be content with momentary ease and comfort;

引证解释

⒈  苟且偷安。

《后汉书·西羌传论》:“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
宋 苏轼 《乞开杭州西湖状》:“臣以侍从,出膺宠寄,目睹 西湖 有必废之渐,有五不可之忧,岂得苟安岁月,不任其责。”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二》:“作书、赋诗者,稍读书,莫知大义,以为苟安其位一日,则一日荣。”
巴金 《春》二十:“他当初误于苟安的思想,一步走错,就被逼着步步走错。”

国语辞典

苟安[ gǒu ān ]

⒈  苟且偷安。

如:「我们不可只图一时的苟安,必须随时提高警觉,以防敌人偷袭。」

奋发

英语see 苟且偷安[gou3 qie3 tou1 an1]

法语s'endormir dans une sécurité trompeuse

分字解释


※ "苟安"的意思解释、苟安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趁此女深知息火之法,断绝火根,还他扇子,小神居此苟安,拯救这方生民。

2、人必有踬踣于疾风骤雨者,择苟安者寻一穴而居,闭塞而昧昧一生;

3、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

4、吏治不讲,流弊甚多,惟身家念重,畏难苟安,以聚敛为才能,以废弛为节俭,以因循为镇静,以退缩为慎重,以调停掩饰为熟谙夷情。

5、在富裕无忧的生活条件下,原本注重实际、悍勇好战的民风,逐步被陈规俗矩、纲常礼教所取代,原本尚武进取的精神,逐步被歌舞太平的苟安所侵蚀。

6、青春理应勇猛过人而非怯懦怕事,应积极进取而非苟安现状。如此气概,二十后生虽有,六旬之人更甚。年岁有加,未必已垂老,理想若失,则已堕暮年。

7、好男儿志在建功立业,岂有苟安一隅之理?将来我要和你们一起开创一个辉煌的事业。

8、实属苦海之慈航,指迷之智烛,虽曰行之惟艰,然勿畏难而苟安也。

9、众庶之情,莫不欲苟安无事而保身自便者,孰肯淹留辛苦于泥涂横潦之中。

10、不惜牺牲自由以图苟安的人,既不配享受自由,也不配获得安全。

11、众庶之情,莫不欲苟安无事而保身自便者,孰肯淹留辛苦于泥涂横潦之中。造句 网

12、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

13、一日之苟安,数百年之大患。

14、青春意味着在气质上勇敢多于怯懦,冒险进取多于舒适苟安,这在60岁老年人中往往比在20岁的青年人中更为常见。

15、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员的品质!把党旗插到抗非前沿。

16、弱者,却只能苟安一隅,碌碌终生!是做那武道大能,只手遮天,还是去做个家族少爷,风花雪月,只在一念之间!请观金眸新书。

17、心所谓危,不敢讳饰,党性犹存,岂能为个人之苟安计”。

18、宋高宗避祸南渡,于杭州建立了苟安江南的小朝廷,却仍旧采取对外背躬屈膝求和,对内加紧剥削镇压的方针,始终执行着“甘弱而幸安”。

19、我们高枕而卧、苟安侥幸,等到敌人使我们束手就擒时,我们就能找到有效的御敌办法?

20、不管有多大困难也不能向朝廷卑躬屈膝,用变节投降的办法,苟安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