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

扎缚


拼音zhā fù
注音ㄓㄚ ㄈㄨˋ

繁体扎縛

扎缚

词语解释

扎缚[ zhā fù ]

⒈  捆扎;包扎。

引证解释

⒈  捆扎;包扎。

《水浒传》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鰲山。”
1. 犹结扎。 《水浒传》第三三回:“且説这 清风寨 镇上居民……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鰲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六百碗花灯。”

⒉  捆绑;结束。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纪昀》:“如忠臣烈士誓不从贼而扎缚把持,虽使跪拜,可谓之屈膝贼廷哉!”
《说岳全传》第十回:“弟兄们上楼去扎缚好了,各将器械拿下楼来。”

国语辞典

扎缚[ zhá fú ]

⒈  扎结、系绑。也作「札缚」。

《水浒传·第三三回》:「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

分字解释


※ "扎缚"的意思解释、扎缚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说是古人公祭之后,要把祭祀用的肉切成长方块分给参祭众人,由于这种长方肉块分割时必须扎缚上青蒲草或马蔺草,形成“扎把”的形式,故称“把子肉”。

2、且说这清风寨镇上居民商量放灯一事,准备庆赏元宵,科敛钱物,去土地大王庙前扎缚起一座小鳌山,上面结彩悬花,张挂五七百碗花灯。

3、她不象有许多人试想把海洋纳入一个茶杯,或是把这迁流无定的宇宙用一束所谓法则的绳索来扎缚

4、擂台后面又有一座高大彩棚扎缚而起,彩棚下面的包厢帷幔飘拂,桌椅具备,茶果巾栉一应齐全。

5、如霞即取早间扎缚停当的索子,搿在腋下,望梯上便走,到树枝上牢系两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