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人格化人格化的意思
rénhuà

人格化


拼音rén gé huà
注音ㄖㄣˊ ㄍㄜˊ ㄏㄨㄚˋ

人格化

词语解释

人格化[ rén gé huà ]

⒈  将…在人的个性中实现或体现。

把我们的童年理想人格化的人。

personalize;

⒉  文艺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将动物、植物及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personification;

引证解释

⒈  对动物、植物以及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童话、寓言等文艺作品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

秦牧 《艺海拾贝·蜜蜂的赞美》:“我们尽可把蜜蜂人格化,为它献上一顶桂冠。”

国语辞典

人格化[ rén gé huà ]

⒈  将动物、抽象观念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类的形体、性格、情感等,表现人的举动或思想情感的文学表现方式。

英语to personalize, anthropomorphism

德语Verkörperung (S)​

法语anthropomorphisme, personnification

分字解释


※ "人格化"的意思解释、人格化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将它描绘为一个人格化的上帝,或者将某些事业或者诫律归之于它是毫无意义的。

2、这条河被人格化,成为一位女神。

3、虽然对非人类思维进行人格化具有诱惑,但是可能产生出严重的问题。

4、我们常常会人格化,这就是为啥许多人称自己旳车为“她”并给它们取些可爱旳名字。

5、此外,鲁迅小说冷峻艺术的渊源来自其自身人格化的投射和中外作品的影响。

6、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爱因斯坦

7、缀网劳蛛,曾被誉为一种人格化的献身事业精神。

8、这部影片深入探讨“人格化的外来居民”的世界,展示给大家从没见过的新种类合掌螳螂如何生存,求爱和死亡的画面。

9、把自然人格化,以人为中心看待万物,是人体词语产生的认知基础。

10、拟人化是我们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所谓拟人化,就是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的、无生命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事物人格化,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情感、行为举止、言语表现。

11、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

12、天使系人格化嘅发光体。渠哋唔系靠试验或者纱罩,而系靠神圣嘅感应力来维持。

13、普林格尔把这些点连到一些:“人们晕晕乎乎,蘑菇变成一种幸福的人格化产物,名字叫做圣诞老人。”。

14、他采用的是传奇手法,把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等非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人格化和现实化,造成*鬼相间、幽明相杂、斑驳离奇的艺术画面,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15、我不信仰一个人格化的神。

16、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可能是自然和谐的,因为已化为理论,内心会认同,也会有热情,简言之,技能化习惯培养的是机器,而人格化培养的是真正的人。

17、我们经常用“ 他” 来称呼太阳,用“ 她” 来称呼月亮,使他们人格化

18、我们正在处理的歌词后,多汁的抒情不仅从通常的嫌疑人,与布拉德利的信用充满了明喻,奇想,人格化,甚至象声词沃普!

19、他是闪避的化身、招架的人格化和躲避的神话。

20、文中提出了企业管理的“拟人”模式一人格化模式,并对这一模式的“大脑”、“躯干”、“四肢”等的构成和功能进行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