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归

词语解释
三归[ sān guī ]
⒈ 台观名。相传是管仲为自己修筑的。
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于外国之君。——《史记·货殖列传序》
英Sangui terrace;
引证解释
⒈ 娶三姓女子。
引《论语·八佾》:“管氏 有三归。”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三归,娶三姓女也。妇人谓嫁曰归。”
《汉书·地理志下》:“﹝ 管仲 ﹞身在陪臣而取三归。”
颜师古 注:“三归,三姓之女。”
宋 苏轼 《东坡志林·七德八戒》:“管仲 之相 桓公 也……使家有三归之病,而国有六嬖之祸,故 桓公 不王,而 孔子 小之。”
按,关于“三归”的解释尚有数说:(1)三处家庭。 俞樾 《群经平议·论语一》:“所谓三归者,即从 管仲 言,谓 管仲 自朝而归,其家有三处也。”
(2)地名。指 管仲 之采邑。 《晏子春秋·内杂下二八》:“昔先君 桓公,有 管仲 恤劳 齐国,身老,赏之以 三归,泽及子孙。”
章炳麟 《封建考》:“管仲 让不忘上,而家有 三归 反坫。案《春秋》书‘城 小穀 ’,文不係 齐,则 管氏 亦比关内侯也。”
(3)台名。 汉 刘向 《说苑·善说》:“管仲 故筑 三归 之臺,以自伤於民。”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论语》:“《説苑》:‘ 管仲 筑 三归 之臺,以自伤於民。’﹝ 朱熹 ﹞《集註》取之。”
(4)指按常例缴纳给公家的市租。 清 郭嵩焘 《释三归》:“此盖《管子》九府轻重之法,当就《管子》书求之。 《山至数》篇曰:‘则民之三有归於上矣。’三归之名,实本於此。是所谓三归者,市租之常例之归之公者也。”
⒉ 亦作“三皈”。佛教语。指皈依佛、法、僧三宝。即以佛为师,以法为药,以僧为友。
引晋 法显 《佛国记》:“弥勒 出世,初转法轮时,先度 释迦 遗法弟子、出家人及受三归五戒斋法供养三宝者。”
《魏书·释老志》:“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谓之三归,若君子之三畏也。”
唐 高宗 《谒慈恩寺题奘法师房》诗:“萧然登十地,自得会三归。”
明 高濂 《玉簪记·投庵》:“但愿你受着五戒三皈,説甚么琛縭金翠。”
国语辞典
三归[ sān guī ]
⒈ 三归说法不一,有三种:(1)娶三姓的女子。句下何晏集解引包咸曰:「三归,娶三姓女。妇人谓嫁曰归。」(2)三归台。汉·刘向(3)地名。
引《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
《论语·八佾》:「管氏有三归」
《说苑·善说》:「管仲故筑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身老,赏之以三归,泽及子孙。」
⒉ 佛教上指三归依。参见「三归依」条。
引《水浒传·第四回》:「长老用手与他摩顶受记道:『一要皈依三宝,二要归奉佛法,三要归敬师友。此是三归。』」
分字解释
※ "三归"的意思解释、三归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其後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造 句网)
2、其後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
相关词语
- sān xì三郤
- sān xìn sān yù三衅三浴
- sān bǎi三百
- sān qí三只
- sān zhān sān běi三战三北
- sān shì三室
- sān míng sān gāo三名三高
- sān dòu三斗
- sān yí三疑
- sān chóng三重
- sān qǐ sān luò三起三落
- sān zhǒng三种
- sān xīng三星
- sān sān jié三三节
- sān hào三号
- sān yī sān ràng三揖三让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dà三大
- sān xiá三峡
- sān chǎn三产
- guī zhóu归轴
- guī sù归宿
- guī xíng归刑
- guī guó归国
- guī qiáo归侨
- chéng guī诚归
- guī yú归余
- guī yù归狱
- bù guī不归
- guī yāng归鞅
- huí guī回归
- chuān guī川归
- guī zhōng归终
- guī lèi归类
- guī zàng归葬
- chū guī出归
- guī zhào归赵
- guī zhào归棹
- guī shǔ归属
- guī yī归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