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迹

词语解释
屏迹[ píng jì ]
⒈ 亦作“屏迹”。
⒉ 避匿;敛迹。
⒊ 犹隐居。
引证解释
⒈ 见“屏迹”。隐迹。亦作“屏跡”。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及第后隐居》:“屏蹟邱园,絶踪仕进,守其至性,十有五年。”
⒉ 避匿;敛迹。
引《晋书·卞壸传》:“转御史中丞,忠於事上,权贵屏跡。”
《北史·拓跋景山传》:“法令明肃,贼盗屏迹,部内大清。”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政体》:“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跡,无敢侵欺细人。”
⒊ 犹隐居。
引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有一隐士於此池侧,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
宋 岳珂 《桯史·尊尧集表》:“安石 之屏迹 金陵,弃置不召者十载。”
清 赵翼 《六十自述》诗:“十年屏跡卧江村,往事真堪目笑存。”
国语辞典
屏迹[ bǐng jī ]
⒈ 匿避。
引《晋书·卷七〇·卞壸传》:「忠于事上,权贵屏迹。」
《新唐书·卷一九四·卓行传·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分字解释
※ "屏迹"的意思解释、屏迹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辛弃疾这种铁腕也被指责为“黑打”,但效果也是立竿见影,湖北境内很快就“奸盗屏迹”,百姓拍手称快。
2、高风夙著,佛化横飞,群盗屏迹而归农,奸吏闻风而去职。造句 网
3、此后他转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依然采取严打措施,不惜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西汉的“酷吏”,效果自然显著,据说使奸盗屏迹。
4、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5、此后他转任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依然采取严打措施,不惜使自己的行为类似于西汉的“酷吏”,效果自然显著,据说使奸盗屏迹。(造句 网)
6、“玉狼屏迹”就是源于此,成了宋代时所谓的“通渭八景”之一。
7、正是因为有了这类的法律规定,并鼓励严格执法,贞观时期,才出现了“制驭王公、妃子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的政治局面。
8、西汉大臣张敞是汉宣帝的亲信,“颇以经术儒雅文之”,担任京城的长官很称职,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令“盗贼屏迹”。
9、宗老此时不埋名屏迹,出山何为耶?宗子对曰:余欲辅鲁监国耳。
10、高风夙著,佛化横飞,群盗屏迹而归农,奸吏闻风而去职。
11、紧闭门户,隐匿自己的踪迹。唐?杨??后周青州刺史齐贞公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亦作『杜门晦迹』。
12、自是生屏迹戢身,不复与亲知相闻。
13、尤严治盗,莅任三月,诛戮近百人,莠民屏迹。
14、西汉大臣张敞是汉宣帝的亲信,“颇以经术儒雅文之”,担任京城的长官很称职,把首都治理得井井有条,令“盗贼屏迹”[造句 网]。
15、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
相关词语
- bǐng chì屏斥
- píng wéi屏围
- píng yù屏阈
- píng fēng屏风
- píng wèi屏畏
- píng zhī屏祗
- kāi píng开屏
- miào píng庙屏
- huí píng回屏
- píng jié屏洁
- píng fèi屏废
- píng yǐ屏扆
- píng wéi屏帏
- píng duì屏对
- kàng píng炕屏
- píng dāng屏当
- píng zhē屏遮
- píng chǔ屏处
- píng zhú屏逐
- hè píng鹤屏
- tuō jì讬迹
- guò jì过迹
- cóng jì从迹
- miè jì灭迹
- jù jì巨迹
- yí jì遗迹
- bù jì不迹
- cān jì参迹
- jǔ jì举迹
- dào jì盗迹
- guǐ jì轨迹
- è jì恶迹
- huí jì回迹
- cháo jì朝迹
- gōng jì功迹
- huì jì秽迹
- ài jì爱迹
- jué jì絶迹
- fó jì佛迹
- ān jì安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