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汉语词典厚往薄来厚往薄来的意思
hòuwǎngbáolái

厚往薄来


拼音hòu wǎng báo lái
注音ㄏㄡˋ ㄨㄤˇ ㄅㄠˊ ㄌㄞˊ

成语解释 厚往薄来

繁体厚往薄來
词性成语

厚往薄来

词语解释

厚往薄来[ hòu wǎng báo lái ]

⒈  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

引证解释

⒈  在交往中施予丰厚而纳受微薄。

《礼记·中庸》:“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孔颖达 疏:“厚往,谓诸侯还国,王者以其材贿厚重往报之。薄来,谓诸侯贡献使轻薄而来。如此,则诸侯归服。”
明 陈子龙 《用夷目兵》:“不利其土地,不劳其人民,厚往薄来,覊縻而已。”

分字解释


※ "厚往薄来"的意思解释、厚往薄来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厚往薄来”的政策,在郑和下西洋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

2、在厚往薄来的原则下,中原帝国往往承担沉重的经济负担,朝贡体系因而和实行政治上欺压和经济上盘剥的西方殖民体系有巨大差异。

3、郑和下西洋,明朝实行‘厚往薄来’,没有侵占他国一亩土地,得到东南亚各国人民的欢迎。

4、朝贡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基本形式,带有封建宗主国“厚往薄来”的性质。

5、由于朝贡贸易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对于维持了28年的郑和下西洋,它只能是亏本的买卖。

6、其一,“厚往薄来”的政策最后导致国库空虚。

7、但史实充分证明,中国在郑和时代就没有侵略,没有威胁,明成祖主张“厚往薄来”、“宣教化”,他说过对待别国千万不能用兵,用兵是下下策。

8、郑和下西洋执行“厚往薄来”的既定方针,并贯彻于下西洋的始终,这反映我中华泱泱大国的胸怀。

9、因为明朝政府奉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坚持送出的总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诸国的广泛欢迎,无不踊跃朝贡。

10、像郑和下西洋这段,我们建立了体制,实际上一种叫朝贡贸易体制,就是鼓励四夷来中国进贡,我们厚往薄来,而不在乎其中的经济利益。

11、但在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指导下,却绝无侵略、掠夺、占领之行为,而且在对外关系方面,是“厚往薄来”。

12、有的朝贡方物,明成祖厚往薄来,“其以土物来市者,官给钞酬其值”。

13、古代中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她不但有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成就,而且坚守和平交往、厚往薄来、利他主义等“王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