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ōnggǎn

通感


拼音tōng gǎn
注音ㄊㄨㄥ ㄍㄢˇ

通感

词语解释

通感[ tōng gǎn ]

⒈  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引证解释

⒈  修辞手法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往往可以有彼此交错相通的心理经验,于是,在表现属于甲感觉范围的事物印象时,就超越它的范围而描写领会到乙感觉范围的印象,以造成新奇、精警的表达效果。

李晓 《继续操练》:“要是你准头太差,点错分类,效果也许更好,内行看了会说你是高手,懂通感什么的。”
祖慰 《婚配概率·凳子上的实验心理学》:“他还能使你产生由视觉转为触觉的通感。”

分字解释


※ "通感"的意思解释、通感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你知道什么是通感吗?通感就是你与我站在不同的角度却在一瞬间读懂我没有说出口的悲伤。

2、隐隐吵吵坏小子吴通感到前面官道上尘土飞扬遮光蔽日,马蹄声吵杂,看来押解囚车的人可不是少数。

3、从认知角度考察,通感是一种特殊的隐喻,其源域和目的域都是人类所体验到的感觉。

4、纽约城市大学的神经科学家托尼·罗和这所大学的研究生中心可能已经找到了女教授通感的原因。

5、本文从通感的表现形式,作用及与修饰语移置辞格的辨析对该辞格进行探讨。

6、此外,组合、完善和扩展作为概念整合理论的三个认知过程也将用于分析通感隐喻的形成过程。

7、“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8、从认知的视角看,通感又是一种隐喻,同样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

9、两诗派都主张艺术表现自我,运用象征、暗示、通感等艺术手法,追求诗意的朦胧曲折。

10、艺术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感觉方式。

11、在通感隐喻两域之间的映射过程中感官特征通常从低级感官形式映射到高级感官形式。

12、宋人有一句词“落絮无声春堕泪”,是注释柳絮和眼泪的通感

13、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由于“视听通感”的广泛存在,它们在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之间搭起了桥梁。

14、每一位“通感者”都有他们独特的魅力,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同时也有一堆自己的麻烦事。

15、通感表达作者的人生体验,将瞬间的情感与沉淀的经验于刹那间完美结合,从而建构一种超经验的个人体验世界。

16、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是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感官域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心理联想。

17、而在文学的范畴里,通感意象则具有诗学的功能,表现出叙事的文学性。

18、本文研究了通感隐喻这一现象。

19、通感是不同感觉的相通与挪借,是社会生活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果;

20、当今艺术教育应当把音乐与美术结合起来,通过培养学生在听觉与视觉间互相转化的能力来提高对于艺术的通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