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


拼音yī dé
注音一 ㄉㄜˊ

一德

词语解释

一德[ yī dé ]

⒈  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同心同德。犹一能。谓法令划一。

引证解释

⒈  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

《易·繫辞下》:“恒以一德。”
孔颖达 疏:“恒能始终不移,是纯一其德也。”
《旧唐书·裴度传》:“外茂九功,内苞一德,器为社稷之镇,才实邦国之楨。”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非至诚一德,其孰能使之?”

⒉  同心同德。参见“一德一心”。

汉 桓宽 《盐铁论·世务》:“方此之时,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内相信,上下辑睦,兵设而不试,干戈闭藏而不用。”

⒊  犹一能。

《管子·法法》:“舜 之有天下也, 禹 为司空, 契 为司徒, 皋陶 为李, 后稷 为田,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
尹知章 注:“谓各精一事也。”

⒋  谓法令划一。

《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六幽允洽,一德无爽。”
李周翰 注:“一德,谓法令画一也。”

国语辞典

一德[ yī dé ]

⒈  纯一的德行。

《书经·咸有一德》:「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

⒉  同心齐力。

汉·桓宽《盐铁论·世务》:「方此之时,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内相信。」

⒊  专长技能。

《管子·法法》:「此四士者,天下之贤人也,犹尚精一德。」

分字解释


※ "一德"的意思解释、一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久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2、一是“一德一心”,便民服务接地气。

3、‘亦’‘心’组成恋,亦代表‘同’,恋爱的真谛就是要和他(她)同心一力,同心一意,同心一德,同德一心,同归一心,同出一心,六‘同’加上‘一’真心,何愁真爱难找寻,你就放开。

4、弱冠入同济,崭露头角;负笈德国,学贯中西闻遐迩;一德一心为人民,鞠躬尽瘁;丰碑立于千秋典范,怎奈噩耗忽传;巨星陨落,四海同仁无不同声哀悼。

5、游一德,怀金悼玉;逛商街,幻若梦临。

6、五十多年以前,也就是1948年,二十出头的欧阳一德为了逃避国民政府兵役和国共内战,冒着连天烽火,带着新婚媳妇杜祯一路逃难。

7、我们要一心一德,共同把这件事情做好.

8、“一德路,二沙头,三元里,四牌楼,五仙观,六榕路,七株榕,八旗二马路,九曲巷,十甫路。

9、当日也尤记起我们两位前辈主任司铎的奉献牺牲 — 陆、江二铎的血汗,祈主恩佑赐福之,更求主赐我们堂内上下各人在基督爱内同心一德,为荣主救灵而努力不懈。

10、黎元洪亲自到国会致祝词,他希望议员们“一心一德,无党无偏,以法治为指归,立宪政之基础”。

11、一诗一词一陶醉,一书一画一体会,一字一句一学识,一悟一通一欣慰。一朝一夕一省身,一德一品一积汇。一心一意一追求,一生一世一高贵!

12、明后期,又在老城南增筑新城,今万福路、泰康路和一德路为新城的南界。

13、非朝野上下间一德一心,得人而理,期以廿载,不能收安边克敌之功。

14、草庐三顾鼎足三分不朽当年三义;君臣一德兄弟一心无双后汉一人。

15、长沙善后,更应同心一德,早日完成,以安定军心,而减少民众对我革命之痛苦与怨尤。

16、既得精气有于身,既要一心一德,而不使偶离;离则精气神三宝各自分散,不能会归有极,以为炼丹之本。

17、“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大将常对溥仪说,张景惠是‘好宰相’,是日满亲善、一德一心的身体力行者。

18、一德一心为社稷,无私无畏斗魔凶。

19、乃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20、上周停工期间,疑似开枪地点的一德花苑小区业主告诉记者,他们总算落得清净,希望枪击震慑能让有关部门正视扰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