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历

词语解释
历历[ lì lì ]
⒈ 物体或景象一个个清晰分明。
例历历可数。
历历在目。
英distinctly; clearly;
引证解释
⒈ 清晰貌。
引《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歷歷。”
唐 杜甫 《历历》诗:“歷歷 开元 事,分明在眼前。”
宋 孔平仲 《月夜》诗:“更登高处望,歷歷见湖山。”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歷歷,如在目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
⒉ 逐一,一一。
引唐 韩愈 《送李正字归》诗:“歷歷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明 高启 《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歷歷问桑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歷歷尝之曰:‘此 南京 酒也,此 苏州 酒也。’”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此俱已三过,故歷歷翻去,殊不费目力。”
⒊ 排列成行。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种白榆。”
《楚辞·刘向<九叹·惜贤>》“登长陵而四望兮,览芷圃之蠡蠡” 汉 王逸 注:“蠡蠡犹歷歷,行列貌也。”
宋 司马光 《静斋》诗:“聊窥碧甃缺,寒草生歷歷。”
⒋ 犹历录。参见“歷録”。
引《诗·小雅·斯干》“约之阁阁” 毛 传:“阁阁,犹歷歷。”
马瑞辰 通释:“《传》云:‘阁阁犹歷歷’者,谓束板歷録之貌。”
⒌ 零落貌。
引清 钱谦益 《东归漫兴》诗:“招魂倘有 巫阳 在,歷歷残棋忍重看。”
⒍ 象声词。
引唐 曹唐 《赠南岳冯处士》诗:“穿厨歷歷泉声细,绕屋悠悠树影斜。”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张敏之韵》:“悲歌声歷歷,雅调韵洋洋。”
明 高启 《鹤瓢》诗之二:“醉听树头风歷歷,还疑秋傍九皋鸣。”
国语辞典
历历[ lì lì ]
⒈ 清楚明白,分明可数。
引唐·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春草萋萋鹦鹉洲。」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历历述说平生事,无一不记。」
分字解释
※ "历历"的意思解释、历历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当时的情景,到现在小明还是历历在目。
2、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随时随刻震撼着我的心。
3、直到现在,先生的声音笑貌还历历在目。
4、华美的落叶落下,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
5、站在塔顶骋目四眺,环湖青山翠谷,历历在目。
6、事实上,我记得很清楚,历历在目。
7、不过由于指证历历,影响广泛,韩国检方可能展开调查。
8、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聂鲁达
9、当年同学们上山下乡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
10、曾经的经历,如今还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11、所以反方一辩的陈词中,漏洞历历可数。
12、华美的落叶落下,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聂鲁达
13、病人们感到全身经脉通畅,通体发亮,血液流动及病灶形状都历历可见。
14、那些遥远的过往依旧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
15、及随刊已毕,高山大川,历历可数。
16、那天分手时的情景,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17、水流潺潺,水草丰茂,往来的鱼儿历历可见,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18、景物历历在目,而他的母亲却长眠在地下了。
19、丝竹管弦之声声声入耳,婀娜多姿霓裳历历在目。
20、太白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楼、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
相关词语
- lái lì来历
- lì chéng历程
- lì jiǔ历久
- biàn lì遍历
- rì lì日历
- guān lì关历
- guān lì官历
- lì lì luò luò历历落落
- ān lì谙历
- huí lì回历
- dǎi lì傣历
- duǎn lì短历
- lì lì kě jiàn历历可见
- nián lì年历
- yī lì lì一历历
- lì lì rú huà历历如画
- dà lì大历
- guàn lì惯历
- lì nián历年
- lì lì kě biàn历历可辨
- huǒ lì火历
- fú lì伏历
- lì lì bù shuǎng历历不爽
- dīng lì丁历
- gǎi lì改历
- lì lì kě kǎo历历可考
- lì liàn历练
- dà lì大历
- jiǎn lì简历
- lì rèn历任
- gǔ lì古历
- guān lì官历
- jīng lì经历
- chǐ lì齿历
- zài ěr lì lì在耳历历
- lì lì kě biàn历历可辨
- pì lì辟历
- lì lì rú huà历历如画
- lì lì kě shǔ历历可数
- lì jiè历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