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zhì

言志


拼音yán zhì
注音一ㄢˊ ㄓˋ

言志

词语解释

言志[ yán zhì ]

⒈  指诗歌。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引证解释

⒈  指诗歌。

语出《书·舜典》:“诗言志。”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去文 不才,亦有两篇言志奉呈。”

分字解释


※ "言志"的意思解释、言志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散文于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了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有了其独自的审美价值。

2、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究“诗以言志,文以载道”,比较注重批判、审美、教育、讽喻的功能,到现在,这些功能还是需要的。

3、相诗学是命运相学以诗相人的发展产物,也是春秋赋诗言志、两汉谶纬解诗的发展产物。

4、借景生情,借物言志也是很好的方法。

5、关于文学艺术的功能,中国传统美学有一个“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模式。

6、却是一首借 美人香草 以言志的七言绝句,字面上非常工整,只是意境方面显得略微愁苦了些,与当前的气氛格格不入。

7、今现身说法,借此作“言志”,势必让顽石点头,加深了谜作的强烈感染力。

8、如果说水墨写意画的表现形式具有抒情言志的艺术表现功能,那么,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色彩观念,亦具备同样的寓意内涵。

9、“诗以言志重在抒发,一己之性情”,商衍鎏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10、诗以言志,画为心声!”曹明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一直认为,艺术的最终目的是自我内心的发掘,是灵魂的净化、升华。

11、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依次写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

12、《尚书》定位是“诗言志”,而孔子则断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载道、济世、传家。

13、诗以言志,这些诗词同时蕴含着战斗动员的力量。

14、”唐继尧的性格,多年未曾改变,同时“诗以言志,字如其人,画钟其爱……尤善画梅兰竹菊抒其志”,有“儒将”之称,并非一介武夫。

15、中国工程院院士,冀东油田首任经理翟光明就曾赋 诗以言志 :休看弹丸地,龄齿心未移。

16、读经诵典传文明,读经诵典贵坚持。作诗吟赋诗言志,诗情画意歌盛世。绳锯木断贵不懈,水滴石穿谁不知。风清月明书壮志,天伦乐事国大事。

17、借诗以言志,大概在僧在俗都是一样的。

18、一百十二、市民李嵘则用“金鸡展翅偕知音,百花吐艳伴黄鹤”诗以言志,他深感在电影百花齐放的时代,武汉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19、就像好产品也需要一个好商品名称一样,拥有一个卓而不群、言心言志的好名,的确是一笔无形财富。

20、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