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xiāng

巾箱


拼音jīn xiāng
注音ㄐ一ㄣ ㄒ一ㄤ

巾箱

词语解释

巾箱[ jīn xiāng ]

⒈  古时装头巾或书卷等的小箱子。

a fold for keeping napkins or kerchiefs;

引证解释

⒈  古时放置头巾的小箱子,后亦用以存放书卷、文件等物品。

《太平御览》卷七一一引《汉武内传》:“武帝 见 西王母 巾箱中有一卷书。”
晋 葛洪 《<西京杂记>序》:“后 洪 家遭火,书籍都尽,此两卷在 洪 巾箱中,常以自随,故得犹在。”
《南史·范云传》:“﹝ 江祏 ﹞求 云 女婚姻,酒酣,巾箱中取剪刀与 云 曰:‘且以为娉。’”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厅之陈设颇极精异,巾箱、妆奩、冠盖、首饰之盛,非人间之物。”
清 赵翼 《李郎曲》:“捆载巾箱过岭来,昔是玉人今玉客。”
自注:“时贩玉玩至 粤。”

⒉  见“巾箱本”。

⒊  指学问著述。

宋 陆游 《冬夜读书》诗:“小儿可付巾箱业,未用逢人嘆不遇。”
清 赵翼 《王楼村先生十三本梅花书屋图为其曾孙少林赋》诗:“君家故事吾能説,文采风流自古昔。巾箱家学七叶中,人人有集光史册。”

分字解释


※ "巾箱"的意思解释、巾箱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沈树华说,这也是他们的创新之作,系开国以来全国首次雕版印刷巾箱本。

2、所谓巾箱,是古代书生放头巾的小箱子。

3、此书在图录中的版本项标注为“元至元癸未刊”巾箱本,一函十册。

4、俭在尚书省,出巾箱机案杂服饰,令学士隶事,事多者与之,人人各得一两物,澄后来,更出诸人所不知事复各数条,并夺物将去。

5、庚申岁予于胸膛肿瘤术后在姑苏疗养,尝过访其家,承以其亲手装帧之万历绣像***巾箱本见示,精美绝伦,洵为仅见,乃知其治印之艺犹余事也。

6、古代的“巾箱本”其实就是古代的袖珍书,顾名思义,它指的就是那些开本很小、可以放到巾箱中的书。

7、聚珍堂木活字巾箱本绣像全本红楼梦。

8、休则重迭之,其厚如纸,置于巾箱中。

9、这种微型本最早被古代人划入“巾箱本”之列。

10、此书得自今春保利拍场,巾箱本原装一册,以三千四百五十元拍得。

11、《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共13册,保存完好,是非常珍贵的巾箱本(巾箱是古人放头巾或零碎杂物的小箱箧,这种版本的书版面较小)。

12、该书为线装巾箱本,现今这种版本被国内外多家图书馆视为善本。

13、叶上有一绝句,置于巾箱,或呈于同志。

14、院藏此本为南宋书坊为营利鬻售,据增广本刊印的巾箱本,仅以后集“官制门”一集十卷,共十册,佯充全书。

15、其实口袋书并不是现代人独享的出版物,在古代也有类似的袖珍书,名为“巾箱本”。

16、古代的“巾箱本”其实就是古代的袖珍书,之所以叫“巾箱本”,顾名思义,指的就是那些开本很小、可以放到巾箱中的书。

17、“巾箱本”曾被用作科考作弊。

18、王俊辉还说,因存在大图跨版接拼的问题,或因横版,或因巾箱原版尺寸太小,出版时对部分丛帖进行了缩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