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ánchuān

樊川


拼音fán chuān
注音ㄈㄢˊ ㄔㄨㄢ

樊川

词语解释

樊川[ fán chuān ]

⒈  水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其地本杜县的樊乡。汉樊哙食队_此,川因以得名。

⒉  唐诗人杜牧的别称。杜牧别业樊川,有《樊川集》,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水名。在今 陕西省 长安县 南。其地本 杜县 的 樊乡。汉 樊哙 食邑于此,川因以得名。

晋 潘岳 《西征赋》:“疏南山以表闕,倬 樊川 以激池。”

⒉  唐 诗人 杜牧 的别称。 杜牧 别业 樊川,有《樊川集》,故称。

清 陈维崧 《五彩结同心·乙卯冬杪与园次饮惠山蒋氏酒楼》词:“记得当初, 扬州 薄倖,有人同做 樊川。”

分字解释


※ "樊川"的意思解释、樊川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冲烟一笠,路转沙堤北,细雨垂阳侵晓色,不是樊川载酒,休话筝船旧相识。

2、江苏高邮县住江苏高邮县樊川镇潘季庄。

3、华严寺是唐代长安城南樊川八大寺之一,是中国佛教华严宗的祖庭,原有华严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贤首、四祖澄观、五祖圭峰等5座佛塔。

4、三秦记曰“长安正南,山名秦岭,谷名子午,一名樊川,一名御宿”。

5、所撰《樊川文集》,其中有许多艺术性非常高的诗歌作品,其文论在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6、我大学时的学兄邢小利,也是一位标准的文人,其人面团团有佛相,少欲恬静,能诗能文,尤精于文艺评论,其家也居于樊川,即今之杜曲街办东江坡村。

7、兴教寺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首,也称护国兴教寺,中国佛教八宗法相宗祖庭之一。

8、本文指出杜曲位于少陵原(即杜陵原)与樊川结合部。

9、而《樊川文集夹注本》注者的确定,给中国研究杜牧的学者和唐代诗歌对韩国汉诗影响研究的领域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

10、在本质上,杜牧是把樊川作为他理想人格的观照,并在潜意识中把它作为人生漂泊中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从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