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àng

况乎


拼音kuàng hū
注音ㄎㄨㄤˋ ㄏㄨ

繁体況乎

况乎

词语解释

况乎[ kuàng hū ]

⒈  亦作“况乎”。

⒉  连词。何况;况且。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况乎”。连词。何况;况且。

《孟子·万章下》:“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尾同於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
宋 苏轼 《观妙堂记》:“是室云何而求我?况乎妙事了无可观。”

国语辞典

况乎[ kuàng hū ]

⒈  何况、况且。

《文选·班彪·王命论》:「况乎天子之贵,四海之富,神明之祚,可得而妄处哉?」
《文选·陆机·豪士赋序》:「而时有袨服荷戟,立于庙门之下,援旗誓众,奋勇于阡陌之上,况乎代主制命,自下财物者哉!」

分字解释


※ "况乎"的意思解释、况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燕,万乘之国也;齐,千里之途也。泯子午以万乘之国为不足说,千里之途为不足远,则是千万人之上也。且犹不能殚其言于我,况乎齐人之怀善而死者乎!吾所以不得睹者,岂不多矣,然吾失此,何之有也。

2、若知进而不知退,知得而不知丧,嗜欲煎其内,权位牵其外,其于过分内热之损,胡可胜言,况乎身灭覆宗之祸,不绝于世哉!

3、世间岂无神仙耶?上古时有盘古、伏羲、女娲诸神;山川河泽,风雨雷电,后土皇天亦各有神灵;况乎我朝圣天子继位,顺天应人……

4、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小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逆贼沈攸之,出自莱亩,寂寥累世,故司空沈公以从父宗廕,爱之若子,卵翼吹嘘,得升官秩。

5、所谓‘末大必折,尾大难掉’,尾同于体,犹或不从,况乎非体之尾,其可掉哉!武帝从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自是之后,遂以陵夷,子孙微弱,衣食租税,不预政事。

6、况乎泣穷途于白首,白首非临别之秋;嗟歧路于他乡,他乡岂送归之地!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