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ū cán
注音ㄓㄨ ㄘㄢˊ
繁体誅殘
⒈ 诛灭。
⒈ 诛灭。
引《史记·楚世家》:“今子将以欲诛残天下之共主,居 三代 之传器,吞三翮六翼,以高世主,非贪而何?”
《宋书·毛脩之传》:“高祖 虑 脩之 至 蜀,必多所诛残,土人既与 毛氏 有嫌,亦当以死自固,故不许。”
《梁书·武帝纪上》:“勦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寃抱痛,噍类靡餘。”
1、定陶太后欲立僭号,惮彼面刺幄坐之义,佞惑之雄,朱博之畴,惩此长、宏手劾之事,上下一心,谗贼交乱,诡辟制度,遂成篡号,斥逐仁贤,诛残戚属,而公被胥、原之诉,远去就国,朝政崩坏,纲纪废弛,危亡之祸,不坠如发。
2、嗣君昏暴,书契弗睹,朝权国柄,委之群孽,剿戮忠贤,诛残台辅,含冤抱痛,噍类靡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