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ìn

浸渍


拼音jìn zì
注音ㄐ一ㄣˋ ㄗˋ

繁体浸漬
词性动词

浸渍

词语解释

浸渍[ jìn zì ]

⒈  浸在液体中泡透。

肌肤之所浸渍。——宋·苏轼《教战守》

pickle;

引证解释

⒈  浸泡;渗透。

汉 孔融 《临终诗》:“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桄榔树﹞叶下有鬚,如麤马尾, 广 人採之以织巾子。其鬚尤宜咸水浸渍,即麤胀而韧。”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瓦砾虽费犂,土壤颇肥衍。盖由杀人多,膏血浸渍远。”
明 何景明 《上杨邃庵书》:“浸渍之灌,可解胶漆。”
《小说选刊》1981年第7期:“菜有三碗……一碗白净的,盐水浸渍的蒜瓣。”
引申为沉浸。 严复 《论教育书》:“使学者之心虑沉潜,浸渍於因果实证之间,庶他日学成,有疗贫起弱之实力。”
叶圣陶 《倪焕之》十五:“她伏着不动,也不看信,让自己完全浸渍在那种快慰的享受里。”

⒉  浸染;熏陶。

《礼记·儒行》“淹之以乐好” 汉 郑玄 注:“淹谓浸渍之。”
宋 欧阳修 《送梅圣俞归河阳序》:“始而欢然以相得,终则畅然觉乎薰蒸浸渍之为益也。”
清 戴名世 《<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弹冠振衿。”
宋 苏轼 《贾谊论》:“为 贾生 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 絳 灌 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

⒊  比喻渐进。

《金史·白撒传》:“﹝ 白撒 ﹞能捭闔中人主心,遂浸渍以取将相。”

国语辞典

浸渍[ jìn zì ]

⒈  受液体浸泡。宋·范质〈戒儿姪〉诗:「黄河润九里,草木皆浸渍。」引申为积久而发生效用。汉·孔融〈临终〉诗:「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

分字解释


※ "浸渍"的意思解释、浸渍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而对于其他人来说,浸渍于城市生活的喧嚣或许正好合适。

2、方法分别用浸渍法和点滴法测定淡色库蚊和家蝇的抗药性.

3、离他不远的地上有一条小沟,沟里的枯叶被一股溪水浸渍着。

4、晾干的菜浸渍得慢。

5、图五、鸡蛋卵白于酸浸渍过程中浊度之变化.

6、在预水洗区之后,织物浸渍以煮练剂和漂白剂。

7、醋用作腌渍鱼、肉、水果和蔬菜,可制成浸渍调味液、调料和其它调味汁。

8、花生仁质地坚硬、密实,需要长时间浸渍及烹煮处理。

9、根据国内浸渍剂沥青的生产和使用情况,提出了加快浸渍剂沥青工业化生产的建议。

10、方法分别用浸渍法和点滴法测定淡色库蚊和家蝇的抗药性。

11、步骤包括木浆板分页、碱浸渍、压榨、疏 解分散、蒸煮、洗涤、除杂、漂白、二次洗涤、抄粕;

12、豆腐下锅前,可先放在开水里浸渍一刻钟,这样可清除泔水味。

13、用氨水或氨的化合物浸渍物质。

14、本研究之目的在改良柿果传统之石灰水浸渍脱涩处理方法。

15、如果制动衬片被油或制动液浸渍,就会失去作用,必须用力踩踏板才能使制动起作用。

16、研究表明家畜沤肥浸渍液对青椒枯萎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其中猪粪沤肥浸渍液在温室盆栽的防治效果为88。

17、提取葡萄汁应当迅速,避免氧化和浸渍。它包括以下操作。

18、主要介绍了奇士增韧剂对YJ型环氧树脂浸渍胶的增韧改性.

19、然后是浸渍过程,这个过程的长短是由所需要的丹宁酸数量和种类决定的。

20、织物要先进行水洗,然后用淡硫酸浸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