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ùn zhǐ
注音ㄉㄨㄣˋ ㄓˇ
繁体頓止
⒈ 停留止息。
⒈ 停留止息。
引《后汉书·皇甫嵩传》:“嵩 温卹士卒,甚得众情,每军行顿止,须营幔修立,然后就舍帐。”
《晋书·潘岳传》:“逆旅,久矣其所由来也。行者赖以顿止,居者薄收其直,交易贸迁,各得其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温水》:“奋威将军 阮谦之,领七千人先袭 区粟,以过 四会,未入 寿泠,三日三夜,无顿止处。”
1、宏引军向城南寺前顿止,从东南角沟桥上过,伯玉先遣勇士数人著斑衣虎头帽,从伏窦下忽出,宏人马惊退,杀数人,宏呼善射将原灵度射之,应弦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