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税

词语解释
杂税[ zá shuì ]
⒈ 旧指正税以外的各种税。
例苛捐杂税。
英miscellaneous levies; sundry tax;
引证解释
⒈ 正税以外的各种税捐。
引《南史·宋纪中·武帝》:“东境去岁不稔,宜广商货,远近贩鬻米粟者,可停道中杂税。”
《旧唐书·食货志上》:“大抵 有唐 之御天下也,有两税焉,有盐铁焉,有漕运焉,有仓廪焉,有杂税焉。”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杂税》:“周 衰之末,诸侯以强霸相尚,兵革不息,故费博而什一不足,此杂税之法所由起也。”
国语辞典
杂税[ zá shuì ]
⒈ 旧称正税以外的各种税。
近冗赋
分字解释
※ "杂税"的意思解释、杂税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人民苛捐杂税,超负荷的工作所得到的报酬就是大刀,棍棒加套索!
2、解放前,征收苛捐杂税是国民党反动派剥削人民的重要手段。
3、越来越高的苛捐杂税使商业凋敝,城镇人口减少.
4、但如果利率上升至8%,按揭还款利息的比例就会上升到24%,再加上分期付款、杂税、其它债务和必要支出,这样的负担可能就会超出一个家庭的还款能力。
5、记银谷应征之数,及税契、杂税、耗羡等项。
6、这一出出的悲剧让人心寒而又愤怒,让人不由得痛恨起古时的苛捐杂税,它们把老百姓一步一步往火坑边上推,真让人深恶痛疾。
7、旧的财政体系在革命中已经崩溃,东南膏腴之区,皆是创痍遍野,各省亦自顾不暇,其地丁杂税无法应时解集,以济中央之需。
8、日子越过越艰难,各种苛捐杂税不说,花花绿绿的军票也不顶用,到银行也兑不出来,等同一堆废纸。
9、带上孙来喜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个跟班,二是路上不太平,这短短的二三十公里山路,除了遇到三道苛捐杂税的厘卡外,甚至还有土匪的山头费。
10、再一方面是免收杂税,提倡“廉洁奉公”,要求州县吏役人员,凡有事赴乡皆自备费用。
11、和尚道士吃十方,寺院有田产,当了和尚、道士就不必服兵役、劳役,不出身丁钱米和其他苛捐杂税,逃避了赋税,吃一碗现成饭,成为不劳而食的合法的游民。
12、他用苛捐杂税剥夺百姓,失尽民心。
13、不过一旦它们赢得了战斗,等待它们的将是一场慢性的,或许也是更磨人的冲突:制止政府征收苛捐杂税,或阻止政府规定每一件事都需要层层审批,束手束脚,以至一切都变得得不偿失的角力。
14、他体验到了稼穑艰难,从家家户户的对话中,也知道了秦朝的暴政与苛捐杂税,一年的收成,半数以上都得上缴府衙,遇上天灾时,老百姓皆只有饿以待死的份。
15、到1696年,托利党的乡绅们和阿姆斯特丹的市民都对苛捐杂税怨声载道.
16、去年夏旱秋涝收成不好,而苛捐杂税不仅一分一粒没有减少,反而把各家各户的生存口粮都强行逼走。
17、彼时明朝政经凋敝,主昏臣庸,辽东耗费大量军饷,而官吏又大肆贪污盘剥,苛捐杂税压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8、解放前(造句 网),征收苛捐杂税是国民党反动派剥削人民的重要手段。
19、加之官府苛捐杂税,逼得家中老母悬梁自尽。
20、他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减削田赋,废除苛捐杂税;他率领民众兴修水利,疏浚河道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设济农仓,防备饥荒,赈济灾民;兴建学校培养人才。
相关词语
- huì zá秽杂
- hūn zá昏杂
- zá bǐ杂笔
- zá yòng杂用
- jī zá鸡杂
- guǐ zá诡杂
- cū zá粗杂
- kuǎn zá款杂
- zá lǚ杂旅
- lā lā zá zá拉拉杂杂
- cáo zá嘈杂
- chān zá搀杂
- zá zá cáo cáo杂杂嘈嘈
- cuò zá错杂
- líng zá零杂
- zá zhì杂志
- cóng zá丛杂
- zá yǔ杂语
- zá jiāo杂交
- fú zá浮杂
- shuì jīn税金
- shuì sù税粟
- gōng shuì公税
- hù shuì户税
- juān shuì捐税
- shuì piào税票
- shuì zū税租
- shuì xiàng税项
- bì shuì避税
- chūn shuì春税
- shuì yìn税印
- shuì wù税务
- cán shuì残税
- shuì rén税人
- shuì shí税石
- jiā shuì家税
- shuì sàng税丧
- qǐ shuì起税
- shuì zhì税制
- dì shuì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