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

世务


拼音shì wù
注音ㄕˋ ㄨˋ

繁体世務

世务

词语解释

世务[ shì wù ]

⒈  谋身治世之事。

⒉  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

⒊  世情;时势。

引证解释

⒈  谋身治世之事。

《孔丛子·独治》:“今先生淡泊世务,脩无用之业。”
汉 桓宽 《盐铁论·论儒》:“孟軻 守旧术,不知世务,故困於 梁、宋。”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名臣》:“是将婴我以世务也。”
《红楼梦》第四八回:“天天又説我不知世务。”

⒉  佛道、隐士谓尘世间的事务。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自非絶弃世务,则曷缘修习玄静哉?”
唐 陆龟蒙 《四明山诗》序:“谢遗尘 者,有道之士也。尝隐於 四明 之 南雷,一旦访余来,语不及世务。”
《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一住过了三四日,早晚説些经典或世务话,和尚都晓得。”

⒊  世情;时势。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这分明是个半送半卖之法,怎奈这些新进小子不达世务,一些礼物也不来餽送。”
郁达夫 《迟桂花》:“但因这许多年数的不看报,不识世务,不亲笔砚的缘故,终于下了好几次决心,而仍不敢把这心愿来实现。”

国语辞典

世务[ shì wù ]

⒈  社会上的事务。

《汉书·卷八九·循吏传·序》:「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
《文选·嵇康·幽愤诗》:「世务纷纭,祗搅予情。」

分字解释


※ "世务"的意思解释、世务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魔教就是魔教,难道他们要杀人还需要什么理由吗?真是一个不知世务的呆子。

2、唐代李义山所作《义山杂纂》一书,“集俚俗常谈鄙事,以类相从,虽止于琐缀,而颇亦穿世务之幽隐,盖不特聊资笑噱而已”。

3、世务方殷,度不复有闲情暇日以从事雕虫之技,辄拨万冗,写成兹卷,其末四纸,则濒行前一夕醉后之作也。

4、以此书可以经纶世务,故曰纶也;

5、虽说自己书没读好,但从小跟在父亲身边,了解民生,熟悉吏治,以及吃苦耐劳,习于交接,却不是那班埋首窗下,不通世务的书生可比。

6、因为平淡平息了热衷功名之心,因为平淡放弃了经纶世务之任,天地山水间,他在淡淡的生活里享受着深深的快乐。

7、殿下,您这话可就是不知世务了,这天下的地方官那个不是得过且过,就算是有个什么土匪,也是欺上瞒下,生怕影响了自己的政绩!

8、大臣都以为你只知经术,不晓世务,是这样的吗?

9、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故世之苦读书者,往往遇事有执泥处,而经历事故多者,又每逢是圆融而无定见,此皆一偏之见。朕则谓当读书时,须要体认世务,而应事时,又当据书理而审其事宜。如此方免二者之弊。

10、乾隆握着福康安的折子,对傅恒道,“才华横溢,世务通达,难得难得。我原本还想冷他些时日,好像他知道些分寸。不承想,锥处囊中,其末立见。”。

11、在游览时,这位国子监的直讲不时地问话于安石,在对答问题时,安石气定神凝,应对如流,其涉猎之广,见解之奇,以及深入世务,令人喜中有忧。

12、李贽主张真才实学,反对不知世务的儒生,反对空谈性命的假道学。

13、但我不喜欢女孩像黛玉一样弱不禁风,宝钗一样自私自利,可卿一样风流薄命,湘云一样不通世务,迎春一样呆头呆脑,惜春一样心灰意冷,妙玉一样矫柔造作。

1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

15、其实老头心里也有些发憷,这些人怎么如此不晓世务?一年四季,迎来送往,老头什么人没见过。

16、相公,玉娘年纪甚小,不知世务,一时言语差误,可看老身份上,姑恕这次罢。

17、每与缁黄列坐,朝臣启奏,筠之所陈,但名教世务而已,间之以讽咏,以达其诚。

18、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

19、李贽主张真才实学,反对不知世务的儒生,反对空谈性命的假道学。

20、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