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宛

词语解释
大宛[ dà yuān ]
⒈ 古国名。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北通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大月氏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为 西域 三十六国之一,北通 康居,南面和西南面与 大月氏 接,产汗血马。大约在今 苏联 费尔干纳 盆地。见《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上·大宛国》。因其地产名马,后亦称骏马为“大宛”。
引唐 白行简 《李娃传》:“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国语辞典
大宛[ dà yuān ]
⒈ 国名。汉时为西域诸国,后为汉武帝所破,即今中亚细亚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一邑。
⒉ 大宛所产的马。
引唐·白行简《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英语ancient state of south west Asia
德语Dayuan (Gesch)
分字解释
※ "大宛"的意思解释、大宛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派人去当地官署问了下,得知大宛国王允许汉商购买天马,但数量不能太多。
2、在匈奴十余年,始终秉持汉节,后逃脱,辗转经乌孙(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带)、大宛(今苏联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苏联锡尔河是游地带),终於抵达大月氏。
3、今大宛山中,有青精先生者,传言千岁,色如童子,行步一日三百里,能终岁不食,亦能一日九餐,真可问也。
4、在很多古代小说中,“大宛马”、“赤兔”、“的卢”等名马屡见不鲜,然而到了现代马术比赛中,却很少见到中国马的身影。
5、匈奴向东打败东胡,向西消灭乌孙和大月氏,逼迫西域36国向他称臣,向大宛索贡,无不是奴役异族的表现。
6、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
7、马停得太急,希聿聿一声长嘶,人立而起,马上骑士紧贴马背,显是骑术精良,十几匹马竟一色是大宛名驹。
8、见大宛将亡,其贵官便杀了大宛王毋寡的头呈汉军,并允诺赠送天马。
9、皇甫端自登州带来的五十余匹各色骏马,内有灵州河曲马、西域大宛马各若干,均是宋江积年于各处重金搜罗之名马。
10、他是习武之人,倒也无妨,但是跨下座骑,在这红日的曝晒下奔驰与在月光的清辉下奔驰,那种感受是不同的,虽是大宛名驹,但奔了这半个时辰,也十分难受。
11、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为我们描写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传神地展现了马的强劲豪迈,让人有一种马鸣风萧萧之感。
12、后有东土人欲前往大宛国经行此地,见此情景却难以施助,后来行至迦毗罗卫国时,将此地的情景禀告了净饭王,净饭王又告知佛祖令其救民于水火。
13、所谓题目,就是一张摆着月光草、焰草、大宛菊、萤石、碎煤核等等十几样材料的桌子。
14、首推汗血宝马,譬如武帝八骏;次是大宛马,譬如赤兔、乌骓;再次河曲马,如哥哥的照夜玉狮子,皆是良马。
15、大宛山有个青精先生,听说已有千岁,面相还跟儿童一样,每天步行五百里以上;既能整年不吃东西,也能一天大吃九顿。
16、苏然的B计划就是给万鹏王一个吓马威,他的目标正是飞鹏堡马厩中万鹏王最心爱的那匹大宛名驹。
17、她银牙一咬,手掌接连拍在马腹上,只是这马驹终究力有未逮,片刻后便被赵禹的大宛良驹甩在了身后。
18、最后还得唠叨一句,赤兔只是有一张兔子脸,这是大宛马的特征,名门之后。
19、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20、北方也不全是蒙古小马,青海甘肃的河曲马与汗血马、乌孙马、大宛马育种,体高多在1。
相关词语
- dà dé大德
- bó dà博大
- dà jí dà lì大吉大利
- dà fù dà guì大富大贵
- dà zhì dà yú大智大愚
- dà jià大驾
- dà dà liē liē大大咧咧
- dà guò大过
- dà lián lǐ gōng dà xué大连理工大学
- dà shì大市
- dà shěn大婶
- dà chè dà wù大彻大悟
- dà xiǎo dà大小大
- dà guān大官
- dà cè dà wù大侧大悟
- dà xíng shòu dà míng大行受大名
- dà dà xiǎo xiǎo大大小小
- dà jiǔ dà ròu大酒大肉
- dà duàn大段
- dà lǎo大老
- zhuī pāi wǎn zhuǎn椎拍宛转
- wǎn hóng宛虹
- wǎn rán宛然
- yī wǎn一宛
- wǎn shǒu宛首
- wǎn chú宛雏
- wǎn yè宛叶
- wǎn yǐn宛引
- wǎn dǎn宛亶
- wǎn kuǎn宛欵
- wǎn lèi宛类
- yán wǎn延宛
- wǎn yē宛暍
- wǎn zhuǎn shéng宛转绳
- wǎn jié宛结
- wǎn wěi shān宛委山
- dà yuān大宛
- wǎn xiāo宛肖
- wǎn ěr宛尔
- xī wǎn西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