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ō

拙讷


拼音zhuō nè
注音ㄓㄨㄛ ㄋㄜˋ

繁体拙訥

拙讷

词语解释

拙讷[ zhuō nè ]

⒈  亦作“拙呐”。

⒉  谓才疏口拙,不善应对。多用作谦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拙吶”。谓才疏口拙,不善应对。多用作谦词。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伊余秉微尚,拙訥谢浮名。”
宋 苏轼 《谢赐对衣金带马表》之一:“伏念臣少而拙訥,老益疎愚。”
明 方孝孺 《益斋记》:“余惊骇其为奇士,而惜余拙呐不能与之往復詰难也。”
清 陈确 《气禀清浊说》:“聪明材辨者,或多轻险之流;迟钝拙呐者,反多重厚之器。”

分字解释


※ "拙讷"的意思解释、拙讷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2、嫁给朴实拙讷的男人,他对你毫无二心,对身边的美女绝对可以目不斜视。

3、屈拙讷3月24日,媒体披露铁道部正在研究订票改革,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表示“实名制解决不了一票难求,暂不可能实施”【造 句网】。

4、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

5、对我们提出的大部分问题,他往往话很少,几乎感受不到一位作家的率真和热烈,有时甚至让人感觉拙讷

6、屈拙讷3月24日,媒体披露铁道部正在研究订票改革,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表示“实名制解决不了一票难求,暂不可能实施”。

7、话题一转向日常生活,他马上显得拙讷古板,语言枯涩,真是一个怪人。

8、不经接伴,未能谙练南北事体,资性拙讷,恐辱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