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ng

履冰


拼音lǚ bīng
注音ㄌㄩˇ ㄅ一ㄥ

履冰

词语解释

履冰[ lǚ bīng ]

⒈  行于冰上。比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

引证解释

⒈  行于冰上。比喻身处险境,戒慎恐惧之至。参见“履薄临深”、“履薄”。

《汉书·韦贤传》:“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至于恭命之时,犹切履冰之惧。”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再让宰相表》:“需奏仰陈,冀安於涯分,纶言俯及,未照於悃诚,蹐地载惊,履冰逾畏。”

国语辞典

履冰[ lǚ bīng ]

⒈  语本比喻处于危险的环境中不可不戒慎恐惧。也作「履薄」。

《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

分字解释


※ "履冰"的意思解释、履冰是什么意思由范文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身为通晓历史的知识分子,朱永嘉手眼虽能通天,但是机关览尽,内心始终处于一种履冰临渊的彷徨状态。

2、翠峰叠峦隐云间,万里冰封雪漫天;西北狂沙遮人眼,箪食瓢饮綈衣单;铁骑履冰群雄起,剩水残山犹自坚;斑竹鳞甲蜀中险,飘然白衣万古前。

3、通过清醒反思、理性对比,各级干部引发了履冰临渊的危机感,唤起了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增强了慢进亦退的紧迫感;二是破除求稳思想,树立敢闯意识。

4、加上岛上明军本是水手,既无盔甲、兵械,不能耐战,终被后金骑兵,履冰驰进,从??口登岸,攻入囤粮城北门,顿时城内喊杀城一片。

5、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桥之安,远履冰之险,则臣子赖祉,天下幸甚。